第七十二章 给朕把大慈恩寺抄了!_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七十二章 给朕把大慈恩寺抄了! (第2/3页)

朕为何从来没有听过?”

    在他的记忆中天竺的四大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不空急忙解释,“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是普通百姓,首陀罗是没有完全开化的土著。达利特则是从事各种低贱行业的人,比如像是掏粪这种工作。”

    一经解释,李瑁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也就是说在天竺,被划分为达利特的人,上层根本就不承认他们是人。

    至于不空说的因果、轮回、转世,李瑁是一个字都不信。

    就算是经历了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他依然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不空和尚,你们天竺的这套理论很不错,朕很喜欢。”

    “朕打算重建大慈恩寺,就由你来当主持吧!”

    李瑁当然不是要把这套理论在大唐发扬光大,而是计划以后征服草原的时候,把这套理论带给草原百姓。

    古代帝国,最头疼的就是游牧民族入侵了。

    此时的突厥,虽然已经不成气候了,但要不了多久草原上就会兴起其他部落。

    李瑁是计划让不空培养几千个精通种姓理论的僧侣,等到时候给每个草原部落都分配一个。

    如果能把吃羊肉、喝马奶的草原匪徒变成天竺那样的顺民,那今后大唐将再无北方的威胁。

    李瑁也就能提前开启大航海时代。

    古代大统一帝国定都北方,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主要就是因为游牧民族兴盛后,中原国家需要在北方屯集重兵抵御。

    都城建立在北方,则更加方便控制军队。

    李瑁猜想朱棣迁都北方的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为此。

    不空还不解皇帝的意思,直接推脱道:“陛下,大慈恩寺应当没有必要重建吧?从高宗皇帝翻新到现在也不过才百年。”

    “还有,贫僧实在不够资格担任大慈恩寺的主持。”

    “现任的主持是玄奘大师的徒孙,佛法精深,贫僧自愧不如!”

    李瑁又听到了一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