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2/3页)
这三人分别是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因为三人的表字都有个“明”字,又都在凉州平定羌族立下赫赫战功,故而人称“凉州三明”。
刘志对他们印象深刻,当初段颎来投靠时,他立刻就认了出来,此次更专门派往凉州平乱。
而益州那边,他也特地点了张奂的将,没想到抱以厚望的杀神段颎还没动静,反而是张奂给了他一个惊喜。
还没到宫门口,左悺便眉飞色舞地迎了出来。
“陛下,我给您把捷报送过来了。”
刘志大喜过望,一把抢过来,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太好了,斩敌首三万余,二十万白马羌归顺朝廷,哈哈哈……”
想过益州肯定战绩不错,却没想到竟然如此辉煌,刘志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益州大捷,同时也震慑了起兵的其他几个部落,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相信陆陆续续还会有好消息传来,此次羌人之祸,解矣。
“这里还有毕刺史和张校尉的奏折,请陛下一并御览。”
左悺不失时机地又递上了两封奏折,这家伙也特别会讨好卖乖,明知道送捷报是最讨喜的活儿。
毕迁在奏折里请求为板据蛮封赏,此次他们出兵近两万人,若没有他们的帮助,难以形成对何忍的包围圈。
而张奂则请求将阿不刺封为新的白马羌归义令,并将其族人打散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迁徙。
看得刘志频频点头,张奂是名儒将,有勇有谋,在政治上也很有见地。
他对待羌族的立场就是“剿抚并用”,先围剿,再狠狠的打,打怕了然后进行安抚,恩威并施,从心理上击垮他们,这样才能保持长期的和平。
段颎的杀心则太重,而且只杀不抚,杀得血流成河,片甲不留。
以至于到后来羌族人只要听说他来了,就联合起来拼死反抗,因为他连俘虏都杀,真正的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刘志知道他有本事,能打仗,但这也太猛了点,不是长治久安之道,所以出发前,特意找他谈话,希望他适可而止,尽量不要杀战俘。
“传召下去,明日朝议,百官不得缺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