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太公兵法的精髓_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太公兵法的精髓 (第2/3页)

为,世间之事,当以道义为先。”

    “错,道义固然重要,却并非首要。”

    张恒注视着赵云,缓缓伸出了一根手指。

    “世间之事,首重者便是一个字,利!”

    “利?”

    “不错,利之所至,天下归心。”

    这番言论过于新奇,剧烈冲击着赵云的三观,让他不能接受。

    迎着张恒的目光,赵云一咬牙道:“长史之言,末将却是不敢苟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岂可以利趋之?”

    张恒笑了,“子龙以为,道义不是利益之所在?”

    “道义和利益是两码事。”赵云摇了摇头,还是不赞成张恒的看法。

    张恒没再解释,而是扭头向张绣笑道:“伯渊,我来问你,你与令叔父为何会归顺徐州?”

    张绣一愣,他万没想到张恒会忽然问他,一时便愣住了。

    张恒摇头一笑,又向贾诩问道:“文和你来说。”

    贾诩本来看戏看得好好的,也没想到会波及到自己,心中便有些无奈。

    张子毅,你自己好为人师就算了,却偏偏扯上我作甚。

    如此弱智的问题,也值得我来回答?

    “玄德公宽仁有为,乃百年未见之明主,有志之士莫不宾服,在下自然也不例外。”

    听了贾诩的回答,张恒差点没笑出声。

    “子龙,你听到了吧,文和先生之所以归顺徐州,皆因玄德公之仁德,至少……不用担心自己的小命哪天就没了。”

    贾诩:……

    我是这个意思吗?

    赵云却是若有所思,大概明白张恒想说什么了。

    “还有子龙你,当初为何要聚众捍卫家园?”张恒又问道。

    “自然是庇护家乡父老。”赵云毫不犹豫地答道。

    “这不就是了。”张恒耸了耸肩道,“你生在常山,长在常山,自然不忍家乡父老受贼寇凌辱。捍卫家园,便满足了你心中的道义。见家乡父老平安,你便心满意足,如此,你心中的仁义,便是你的利益。

    正如你投奔徐州,是为了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一般,这也是你的利益所在。

    有时候,利益与道义并不冲突,子龙以为如何?”

    赵云这才恍然大悟,对张恒拱手道:“多谢长史教诲,末将明白了!”

    张恒伸手入怀,掏出一卷竹简递了过去。

    赵云连忙接过,问道:“长史,这是何物?”

    “太公兵法。”张恒笑道。

    赵云惊讶道:“可是当年留侯所学之《太公兵法》?”

    “正是。”

    “多谢长史!”赵云大喜,连忙拜谢道。

    所谓《太公兵法》,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六韬》,是张恒入徐州之后偶然得到的。

    这本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不管真假,但张良确实学过这本书,并且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不同于孙子兵法的理论派,这本太公兵法却是真正的实用派,里面记载的,都是操作性极强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