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钢铁_剑走偏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九百六十七章 钢铁 (第3/3页)

    潘筠沉思起来,她早看不惯工部的那两口炼铁炉和炼钢炉了,是时候改进了。

    而除了工部,就是内厂了。

    大明的铁初期是属于国家专营,洪武时期,朱元璋对开采金银铜铁皆持谨慎态度。

    和看到资源就蜂拥而上,不顾后果开采的资本主义不一样,老朱一直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待土地上的宝物很谨慎,似乎是想把好东西留给后人。

    但洪武后期之后,国家专营之下私采现象开始增多,之后几朝,朝廷陆续放宽限制,开始允许民营冶铁,只要按比例纳税。

    不过,朝廷依旧严格控制民营冶铁的规模,一地只能有一炉,但就是这样,官营和民营加起来,铁的产量已经逼近九千万斤,是当今世界第一名。

    潘筠嘴角微翘,正好一人从她身后路过,潘筠就把他抓过来:“虞衡清吏司内厂的?”

    被抓住的陈奉愣了一下,立即恭敬而立:“是,下官是虞衡清吏司内厂的侍官,国师有何吩咐?”

    潘筠:“去内厂拿铁矿和炼铁分布图来,还有,现在内厂用的冶炼方法,找懂行的过来。”

    陈奉踌躇片刻后道:“国师,铁矿和炼铁分布图需尚书大人手令才能取……”

    潘筠就挥手道:“那你去找胡澄,就说我要看,让他给你手书。”

    陈奉呼出一口气,低头应下,躬身而退。

    内厂,在工部和太监机构没什么关系,它是专门管理铁矿和炼铁坊的部门,归属工部下面的虞衡清吏司。

    它只是工部之下很小很小的一个分支,但负责的东西,其重要性可不低。

    潘筠要用钢铁,要发展工业,就绝对避不开内厂。

    铁矿开采于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收入,但近年来,因为勘探的铁矿被开采得差不多了,资源贫瘠,加上成本不断增加,给国库的收入就变得很少了。

    潘筠翻看了一下账本,对比了一下陈奉拿上来的图纸,嗤笑一声,看向胡澄。

    胡澄立即道:“国师,您可不能误会,下官可未在其中贪污受贿。”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