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谁来出头 (第3/3页)
此为北饷。
剿饷就是镇压各地民乱,练饷是训练新军所用。
三饷一派,也能有不少收入,同样和加税一个道理。
除此外,还能加盐税、茶税和关税,这三项都属于商税,不属民税,但国师正力主开放商贸,此举也不妥。
不能加印宝钞,那就不好和去年一样官俸折钞了,想到底层的官吏,陈循叹息一声,划掉这个方法,去年官俸折钞,就是过年,官吏们也是捧回去一大堆宝钞,有些出身贫寒的底层官吏连过冬的木炭都买不起。
今年国师开口,皇帝严令,不得再加印宝钞,现在俸禄都是实禄半银半钞,再用此法,不仅皇帝和国师那里不好交代,官吏们的心也要寒凉了。
那就捐纳?
陈循写上两个字,思考起来,朝中现在能拿出来卖的官职有哪些?
不能是实职,只能是虚衔,不然他的名声也太难听了。
陈循在后面打了一个圆圈。
除以上方法……
陈循的笔无意识的在纸上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面色沉凝。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清丈土地!
不仅能够清出大量隐田,增加田税,还能增加人丁税,由此法还会挑出许多贪官污吏,光查抄这些贪官便能收入不少,但是!
陈循眉头紧皱,呼吸微微急促,但是,一旦主张此法,他陈循,要么事成之后粉身碎骨,要么老去之后被秋后算账。
国师做了那么多事,却从未正式开口说一句改革,难道最难的一点要由他来点明吗?
陈循回神看到纸上杂乱的圈,心下一紧,立即将其涂去。
于谦等了三天,一再催促陈循,陈循都没吭声,他就知道,陈循不愿做。
他想了想,亲自修书一封交给他。
陈循觉得他有病,当面写什么信?
他刷的一下拆开,一目十行扫过,陈循微愣。
于谦道:“清丈土地的折子我来上,陛下若同意,到时候还请陈尚书主持此法,一应后果,于某来承担。”
陈循捏紧了信,抿着嘴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