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今身暂且栖汉廷,他日复齐朝天阙 (第3/3页)
主力已去,独留一支兵马镇守,也非是吾等麾下残兵,可攻城而胜者。
当务之急,王上还是先取一州,以作基业为要。
齐国覆灭之仇,来日报之,犹未晚也。”
吕布颔首,这个时候刚从轘辕关险死还生逃回来,还被算计的齐国覆灭。
结果转头就要带着所剩兵马,孤注一掷回去跟汉王主力硬碰,就算是吕布也有些心头发怵。
此时闻听陈宫之言,他深以为然,“看来先生的意思,还是依我们的原定计划,既徐州已不可挽,便北上据兖州以为基业?”
陈宫称是,为之娓娓道来。
“今虽汉王攻伐齐国的速度,出乎你我意料。
但好在齐国覆灭,为汉王所夺,也在我们当初所讨论的,背刺触怒汉王之后,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之中。
徐州既失,兖州补之。
正好汉王伐齐之神速,我等尚且来不及收到消息,何况于曹操乎?
趁此消息未通之际,王上正可效仿汉王伐齐之事,狐假虎威,以下邦属国之名,假汉王之威,威逼兖州,以速破之。
届时曹孟德收到消息之日,兖州丢失之时。”
吕布:“!!!”
好家伙!
真就吃一堑,长一智啊!
汉王是怎么对咱们的,咱们修修补补,套用在曹操身上。
此汉王之谋国,攻无不克。
自己方才收到齐国灭亡消息之时,人都麻了。
今曹孟德,焉能敌之?
“先生所言甚是!
汉王以齐为属国,命孤率齐军北上伐兖的消息,才通传天下不久。
且汉王伐齐之消息尚未送达,而刺杀汉王义子,以至兵败中伏之事,既是汉王伐齐之谋,则与孤此前揣测之曹孟德害我无关。
诚如是,曹操当仍以孤为盟友,行曹吕联盟抗袁大计,对孤毫无防备。
趁此时机,兖州之兵已大量抽调于轘辕关抗袁,正是空虚之时,此天予孤,何不取也?
孤正当以属国之名,假汉王八十三万大军之威,逼迫兖州诸郡,则何人不降,谁人不惧?”
见这般反复无常,利用袁、曹两家情报差而行背刺事的复杂计谋,吕布居然一点就通,甚至举一反三。
陈宫亦感其天赋,欣慰曰:
“吾王明睿!”
君臣二人相视而笑,却怎么也没料到,吕布对曹操背叛曹吕联盟,觉得大汉丞相也通袁的疑心,因汉王伐齐之事尽去。
可曹操同样因为轘辕关之事被坑害而误会,觉得原来齐王也通袁的疑心,正愈演愈烈。
洛阳。
随着曹操率大军远征在外,洛阳朝会议事之上,终于又把雪藏已久的天子请了出来,主持大局。
话虽如此,不过此前众正盈朝的光景不再,随着刘表、刘繇、董承等人身死族灭,徐晃也被曹操调去轘辕关同力抗袁。
可以说此时朝中衮衮诸公,满朝尽忠汉相,何有忠君之人?
但无论如何,此时代为主持朝政的荀彧,虽不可能再放任天子乱来,总也比曹操尊重许多。
此刻,诸公正议朝政,却见一封军情急报,朝奏九重宫阙。
“报!丞相急信,前线紧急军情至!”
荀彧忙让其念诵,众人闻之,方知吕布背信弃义,名为曹吕联盟,实则暗通袁贼,故意在轘辕关设计坑害。
幸得刘玄德之义弟关羽,深谙兵法,不曾中计而护得轘辕关周全,拒敌于关门之外。
更是将计就计,使夏侯渊假意中计,混入袁营,实则同夏侯惇、夏侯霸等人继续卧薪尝胆,营图反正,可谓深谋远虑。
故曹操请天子册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以酬其功。
看到这里众臣不由神色古怪,不是,夏侯渊也去袁营卧薪尝胆了?
这活都有夏侯惇,夏侯霸干了,难道人手还不够吗?
大家有理由怀疑这是夏侯渊也降袁了,曹操为保自家九族,以免牵连,而假做托词。
但没有证据。
至于册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则是曹相对关将军的日常拉拢,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不疑有他。
倒是书信的后半段:
【齐王通袁,曹吕联盟不足为信,当速调兵入兖,以备不测。】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