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朱由检:毁灭吧,我想回家!_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320章 朱由检:毁灭吧,我想回家! (第1/3页)

    “陛下,这就是你说的两个屁股大的?!”朱求柱正对着眼前的两匹小母马发呆。

    “你懂什么,这可是西域贡马,比你牧场养的那些玩意大只多了!”朱由检鄙夷道。

    “陛下啊,马之优劣,在适其用,非在其高。陛下这大宛马冬需暖棚,不耐粗饲,仅充玩好,不堪战阵呐!”朱求柱无奈道。

    “瞎说,大就是好,你不要就算了!”

    “别别别,臣要,臣要,谢陛下赏赐!”朱求柱抱着马腿不撒手。

    他是养马的,怎么可能不识马呢?这玩意贵呐,整个大明都没有几匹,价值千金啊!

    “那你好好养,西域贡马母本朕一共也才七匹。”朱由检有些依依不舍道。

    大明的马政一塌糊涂,辽东镇拥兵十万众,但战马两万都没有;整训京营的时候,一共翻出来一万多匹马,编成三千选锋骑兵。

    这几年打了不少胜仗,缴获了不少战马,但战马的折损率也高到了让人心塞的地步,一场仗打下,战马折损过半。

    而且缴获的也不是什么好马,无论是蒙古马还是女真马,相比于大明开国时期的战马,普遍有退化的倾向。缩边一时爽,但丢失了关西七卫的后果,是大明失去了西域大体型种马的稳定来源。

    当然,战马的矮化,一半是种不行,另一半是饿的!马种退化以后,明军骑兵不得不进行了骑兵战术革新:人马俱甲的重骑兵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着甲,马空挡的所谓“精锐铁骑”。

    面对马政衰颓,大明也不是没有挣扎过。但无论是从西域进口的中亚、西亚战马进行繁育,还是用葡萄牙进贡的欧洲马进行育种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杂交出来的小马驹难以存活。

    养马不是养兔子,“英雄小母马”一辈子也就能繁育七到八胎,种群数量难以扩大。《大明会典》记载,仅十匹西域贡马的年饲养成本,就相当于三百匹蒙古边马。

    所以,西域贡马就成了“漂亮小废物”,只能留着给皇帝拉车,或者赏赐给功臣,骑到街上跟法拉利一样,足以引起围观。

    就像大明不愿意出口火器一样,蒙古部族也不傻,他们也不乐意给大明出口良种战马,甚至会刻意截杀西域进贡的战马;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也有意识地阻止女真马向大明流失。

    西方与大明倒是没有直接的领土冲突,但在欧洲,优良战马也是稀缺的宝贝;而且从西欧到大明,海上航行万里,耗时半年,船上的恶劣生存条件连船员都很难活下来,更何况是娇贵的热血马。

    崇祯五年,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第十五年。战争进入第三阶段,也即所谓的“瑞典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