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全面夺权与分清基本盘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101章,全面夺权与分清基本盘 (第3/3页)

员给你们,关键时刻要用他们来镇压大族可能的反抗。要是大族没有足够的粮食完税,可以让他们用土地来抵税,也可以先欠着,但土地必须先归我们使用。毕竟,我们正需要大量的田地来养兵,扩充实力。”

    连徐晨也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抗旱社下属的村子当中,最支持大同社的是当初均田的五个村子,在这个时代,府兵制是争霸天下最好的利器,田地是最能调动农户积极性的东西。

    虽然大明王朝内部非常腐朽,只要大同社没有正式起义,说不定他们还能蒙混过关。但徐晨却也不能心存侥幸。而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在战斗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武器装备和信仰来加成了。

    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九月十九日。

    在妥善安排好米脂县的诸多事务后,徐晨带领着 200名护卫队成员,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河鱼堡。

    一到河鱼堡,陈子昂便立刻迎上前去,引领着徐晨前往参观河鱼堡的钱库。当钱库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陈旧却又带着财富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徐晨踏入其中,眼前的景象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只见库内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财物,那些铜钱、布料、银子以及金子,堆积如山。即便是米脂首富刘家的家产,与之相比也远远不及。

    陈子昂恭敬地向徐晨介绍道:“先生,经仔细估算,这个钱库里的铜钱、布料、银子和金子,总计价值 36万余两。此外,还有 32000石粮食。只是当地军户已经三年没有领到俸禄,生活艰难,几乎家家都面临断炊的困境。所以,昨日我自作主张,给每户军户发放了五石粮食,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说着,陈子昂将他们之前两次会议的纪要呈递给徐晨。

    徐晨接过纪要,认真地翻阅着,脸上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他伸手拍了拍陈子昂的肩膀,由衷地称赞道:“做得好啊!”徐晨并非封建君王那般狭隘,他不会觉得陈子昂的举动是在侵害自己的权力。相反,看到陈子昂他们如此积极主动且富有主见,他心里满是欣慰。在他心中,大同事业正需要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即便日后自己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他也坚信大同社最终能够取代那野猪皮,夺得天下。

    徐晨环顾着满屋子的金银珠宝,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嘲讽,感慨道:“河鱼堡的军户忍饥挨饿,但赵宝国却有几十万的家产,河鱼堡军户们最大的敌人,哪里是什么蒙古人?分明是这贪婪无度、全然不顾百姓死活的赵家,是整个榆林卫那些贪婪、卑鄙、无耻又无情的将门啊!”

    陈子昂微微点头,接着问道:“先生,那依您看,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徐晨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河鱼堡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不仅是我们大同社稳固的后方,更是我们购买羊毛原材料的关键通道。虽说此次占领有些意外,但既然已经拿下,就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继续说道:“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河鱼堡的士兵发放他们应得的粮饷。还有这里的土地,按照 50亩一份,重新分配给所有士兵。士兵分到哪块土地,哪块土地产出的粮食就归他们所有。如此一来,连秋收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陈子昂听闻,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说道:“先生此谋甚妙!如此这般,河鱼堡士兵的心必然会全部归附我大同社。”

    徐晨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地说:“这便是所谓‘天授不予,反受其咎’。上天赐予我们这样的机会,若不牢牢把握,必将遭受其害。”

    没占领河鱼堡也就罢了,如今既然已经掌控此地,徐晨不仅不打算放弃,反而决心将这里打造成大同社最坚固的后方堡垒。对于十万大军,徐晨或许还会有所忌惮,但面对那些不过一万之数的封建家丁,他心中倒是没有太多担忧。

    想到此处,徐晨指着那一堆堆的黄金白银,果断地说道:“这些金银财宝,对于我们所追求的事业而言,并无实际用处。从今天起,立刻联络各方的商队,将这些金银全部换成我们大同社急需的东西,比如牛马、粮食、盔甲、火枪以及火药等等。”

    陈子昂连连点头,笑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们所经营的乃是成就帝王之业的宏图伟业,金银在我们眼中,确实如同废铁一般,既不能充饥,也无法在战斗中发挥作用。某这就去张贴告示,告知全军,明日便发放粮饷。”说罢,陈子昂带着坚定的神情,快步离去,准备去落实徐晨的各项指令。

    河鱼堡的告示栏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河鱼堡的士兵,张献忠也在人群之中。徐晨带着 200多人抵达河鱼堡的消息,早已在士兵们之间传开,大家都知道,大同社真正能主事的人来了,他们迫切地想获取第一手信息。

    张献忠挤到告示栏前,目光落在上面的几行大字上,随后缓缓念出声来:“天启六年九月二十日,全军校场集合,发积欠的粮饷。”这短短几个字从他口中念出,四周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张献忠。

    在这些士兵的认知里,大同社即便赏赐他们几两银子,那都算是前所未有的丰厚待遇了。毕竟,他们这一仗打得实在太过轻松,整个河鱼堡当时几乎没什么抵抗。

    “这上面写的是真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即便平日里把大同社夸得再仁义的人,此刻也不敢相信,大同社居然会把朝廷拖欠他们三年的粮饷全部补全。

    张献忠皱了皱眉头,肯定地说道:“这都明明白白写出来了,难道还能有假?而且 20号就是明天,等明天去了校场,不就知道真假了。”

    “大同社社长真乃仁义无双啊!”这个夜晚,许多人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满心都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