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高家寨的变化与扩编 (第2/3页)
为种土豆和玉米种得好,被大同社聘请为农官啦!跟你们说,这可是正经官职,最低也是从九品,俺现在也算是官老爷了,每个月还有一两俸禄呢!”
眼看着大壮,小四他们跟着晨哥儿成为领兵的将军,他却只能在家里种地,土根在骂自己父亲古板的同时,内心也非常着急,现在成为了农官了,终于让他觉得可以在伙伴面前抬头了。
经过两轮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获得了大丰收,今年收成加起来有十几万石,了解了三种作物的习性,产量更是比之前增加了五成。如今,米脂的百姓都知道这三种作物产量高,都希望能种植。
而这三种作物的种子数量充足,足够在大同社管辖的地盘上广泛推广,而大同社也有推广的意愿。虽然因为新修水利和打井,米脂和大同社影响下的村庄粮食减产并不明显,米脂甚至因为新式的作物,粮食还出现了两成的增长。
但整个陕北的情况却并不好,粮食减产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光今年米脂接纳的流民就超过了两万人,米脂的人口已经突破了8万人,人口几乎翻了一倍。
现在大同社的粮食的压力依旧非常大,为了节省粮食,刘永开始在除护卫队之外,各行各业都开始减少口粮。
而推广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产作物,显然是最好的治标之法。只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作物,完全没有种植经验,限制了这三种作物的推广。
为了推广这三种高产作物,徐晨将原本种植这些作物的农户聘为农官。第一批共 200人,他们会先进行半年的学习,之后再分派到大同社下辖的各个村子,指导农户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
而土根是整个米脂第一批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的人,他自然成为了农官之一。
大壮笑着说:“当农官好啊!晨哥儿带来的这三种作物要是能普及开来,那可真是能救不少人,这可是积德的大好事。土根,你要是把这事儿干好了,晨哥儿肯定会给你安排更重要的任务。”
土根连连点头:“俺也是这么想的。”
接着,几人又聊起了高家寨的情况。土根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讲述着村里发生的种种变化。
“村里的水利设施都建好了,除了少数在坝上的田地,大部分都通了水渠。今年虽然赶上旱灾,但因为有建好的水坝和水渠,粮食收成不但没减,还涨了两成。再加上大同社收税少,土地也归自己,现在村里人生活好多了,大家都学的工业区,一天吃三顿,过节的时候还能吃顿白面,以前晨哥儿要是这么吃,俺爹肯定得骂他是败家子。现在咱们这么吃,俺爹也没啥意见了。”
税收减少,粮食增产,从土根身上就能明显看出米脂农户生活的改善。他的身体比以前更强壮,脸上也有了肉,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黄肌瘦。
只是大壮和高小四听完这话内心有点尴尬,高家寨现在这伙食自然是好很多了,但他们在护卫队三餐都吃白面,每餐还要带顿肉,两人也知道这话说出去会打击到土根,也只能听着。
土根继续说道:“还有高俊家,那可真是热闹,村里分地的时候他不愿意,被俺爹拉去游街了。后来没办法,他给自家两个儿子分了家,结果好笑的是,这俩孩子分家后就不听他的话了。就因为这事儿,高俊还跑来找俺爹理论,最后被俺爹给轰出去了,这俩孩子可不像他那么抠搜,想吃啥就吃啥,高俊看到自家孩子多吃两块肉都要骂个不停,这俩孩子孝顺,担心老娘跟着高俊吃苦,把自己老娘也接出来,结果因为老婆孩子都分家,自己家田地缺少人手,他又搞起了歪门邪道,骗流民给他做长工,又被俺爹教训了一顿,给大伙弄了不少笑话。”
高大壮笑骂道:“高俊这人真是本性难改啊!”
高小四问道:“他不会一个人硬收割了30亩地。”
其他人可能没这个本事,但高俊他还真不敢保证,这人对老婆孩子狠,对自己更狠,哪怕他自己累死,也不可能看着田地荒着”
土根道:“没有,以前他看不起我们组甲共同种地,但现在他也老实了,不怕别人占他便宜了,和村里其他9户人一起种地。”
土根无奈地摇摇头:“高俊这人确实小气又抠门,但不得不说,他种田的本事真是厉害。今年他组的那个甲,红薯田亩产达到 1000斤,这消息可把整个米脂都轰动了,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跑去看他的红薯田。会里为了奖励他,特意让他骑上高头大马,披红挂彩地在村里走了好几里路。更重要的是,还奖励给他一头耕牛呢,他现在得意坏了。”
高小四感慨道:“高俊这人毛病是不少,但在种田方面,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他那可是实实在在往地里下了苦功夫。”
高小四是看过高俊种地的,那是真下死功夫,锄地,除草,浇水,全村就没有比的过他,常年操劳,让他手脚青筋暴涨,但他高强度的劳动力投入,带来了高产,他的粮食产量总是全村最高的,这方面全村人都对他服气,但却没一个能学的来的,因为太累了。
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十月二十七日,大同社召开全体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大同社正式组建总参谋部。徐晨出任总参谋长一职,全面统筹军事战略与指挥。
同时,各项人事任命也相继敲定:张献忠被任命为情报部长,负责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朱治担任后勤与装备部长,掌管军队的物资供应与装备管理;贺六出任教导团长,肩负起军队训练与教导的重任;王二被委任为军官团长,致力于军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周晓珊则担任宪兵与军事司法团长,维护军队纪律与公正。
随后,会议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大调整,正式采用班、排、连、营、团等现代编制单位名称。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军人等级,还推行了现代的肩章与臂章制度。按照现代军队的阶级体系,从列兵、士官到尉官、校官,战士们的等级通过这些阶级章一目了然。
紧接着,进行了团级军官的详细任命。成立响水堡团,任命赵胜为团长,负责团队的全面指挥;黄松年担任团监军,监督团队纪律与作战行动;吴亚军出任参谋长,辅助团长制定作战计划。
成立归德堡团,王耀文被任命为团长,齐晓云担任团监军,魏青为参谋长。
河鱼堡团,高大壮荣任团长,陈子昂为团监军,郑心泉担任参谋长。值得一提的是,高大壮还兼任护卫队第二旅旅长,肩负起防御榆林卫方向军事进攻的重任。
而徐晨兼任护卫队第一旅旅长,还同时担任旅监军;张献忠则兼任该旅参谋长。在大同社中,张献忠凭借相对丰富的军事经验,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军事人才,因此得到提拔任用。
此外,王二担任护卫队一团团长,朱治为团监军,刘文熊为参谋长;贺六为二团团长,周晓珊为监军,沈荣为参谋长;田见秀为三团长,李德玉为团监军,李飞为参谋长杨秀头为四团长,陈安宣为团监军,云廷为参谋长。赵云飞为五团团长,刘亚雄为监军,陈诚参谋长。孙可旺出任骑兵营长,李应骥为营监军;高小四担任警卫连连长;李富为炮兵营长,黄宇为营监军;高明根为后勤营长,张俊然为监军。
这一系列任命下达后,刘永与李文兵两人不禁苦笑。因为他们手下的不少得力人才被抽调走,三班六房缺了一大半了,他们的政务系统都快瘫痪了。
但徐晨明白他们的想法,只能道:“各村有才干的夫子,你们要重用提拔,我大同社不拘一格降人才。”
刘勇和李文兵道:“遵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