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死也要贪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24章,死也要贪 (第2/3页)

得紧张起来。

    粮食是军队的命脉,更是稳定军心和救助流民的关键。当下,一方面他已安排刘永在后方全力组织粮食运输,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四周村落交易粮食的途径。

    虽说整个关中地区正遭受着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那些大户人家手中的存粮却颇为可观。在这些大户眼中,没有购买力的灾民根本算不得人,这种残酷的现实即便在后世也屡见不鲜,明明粮食总量并不匮乏,却依然到处充斥着饿死人的悲惨新闻。

    好在护卫队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但能拿出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厚实保暖的羊毛布,这在物资匮乏的当下,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交易筹码,自然成为了周边村落大户眼中的优质客户。

    啥?现在在打仗!

    这打仗和他们卖粮食有啥关系?

    张献忠赶忙抱拳回应:“最多三天,一万石粮食就会运到,俺们已经和10个村子建立了交易,也能满足几千石的粮食需求。”

    徐晨微微点头,紧绷的神色并未完全舒缓,他继续吩咐道:“注意对灾民的清洗和隔离,千万不要让疫症传染到护卫队了。”

    在这灾荒之年,疫病随时可能爆发并迅速蔓延,护卫队作为战斗的核心力量,绝不能因疫病而折损战斗力。

    “遵命!”张献忠领命,声音洪亮,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二问道:“先生,我们什么时候攻城?”

    他双眉紧锁,脸上满是焦虑之色。天气愈发寒冷,呼啸的北风刮的帐篷啪啪响,这一切都在提醒他们天气即将转冷。

    “再这样拖延下去,士兵们的士气和体力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下雪了,我们没有办法再攻陷城池了。

    徐晨目光沉稳,看向营帐外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军旗道:“先把隧道挖到城池底下,用火药炸毁城墙,再攻城。”

    由于灾民的加入拖慢了护卫队的行军速度,当队伍来到肤施城下时,明军已然有了充分准备。他们招募了几千青壮参与守城,城墙上布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

    在这种情况下,若贸然攻城,护卫队必定会伤亡惨重。徐晨可不愿意拿自家的精锐将士去做无谓的牺牲,看多了也是有点好处的,总是能记住一些奇怪的战术,他想到了挖隧道、炸城墙的战术。这正是在那本名为《北唐》的当中看到的,统万城都被主角一次性炸开,小小的肤施县能扛得住几百斤的火药。

    这场持续四年的旱灾,对整个关中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现在的徐晨来说却是好事。整个陕北地区干旱已久,加上冬季本就是枯水季节,肤施城的护城河早就干涸见底,露出干裂的河床。这一情况,无疑给挖掘隧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实施炸城墙的战术提供了可能。

    众人听到徐晨有办法攻城,原本紧绷的神经顿时松了一口气。

    而在护卫队营地后方,两个庞大的营地格外引人注目。一群光头的灾民在这凛冽的寒风当中,缩着身子排着长队。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对未来的期待。

    “这天气冷的人脑壳疼,徐大王为什么要把俺们的头给剃了?”一个灾民忍不住抱怨道,他用手搓着冻得发红的耳朵,试图获取一丝温暖。

    旁边的一个灾民赶忙解释道:“说是防跳蚤传瘟疫。”

    这些灾民大多来自社会底层,生活困苦,对于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的观念并没有太深的执念。

    让他们更为在意的是,护卫队给他们剃完头发之后,每人都发了一身崭新的衣服,还有厚实的毛衣毛裤。这些衣物穿在身上,顿时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而且,护卫队还一日三餐用米粥供养着他们,在这灾荒之年,能有一口热粥喝,已然是莫大的幸福。所以,剃头发这点小事,他们根本就不在意。

    这些灾民喝着热乎乎的米粥,望着肤施城的方向,眼中满是憧憬。“徐大王什么时候才能攻下城池?”一个灾民喃喃自语道。

    “是啊,徐大王把城池攻下了,俺们就可以住在城里了,这个冬天也就好熬了。”另一个灾民附和着,干裂的嘴唇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温暖的幻想。

    自从他们沦落为灾民之后,便成了人憎狗嫌的存在。平日里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春夏时节,天气还算暖和,尚可勉强生存,但到了冬天,寒冷的天气如同恶魔一般,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若没有徐晨的救助,这批灾民基本上就是被冻死的命运。此刻,他们在寒风中排着队,心中幻想着能早日进入那坚固的城池,过上安稳的生活。灾民们都沉浸在这美好幻想中。

    肤施城,钱库。

    负责统筹此事的官员张辇看着那些大户送过来的银子,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道:“这些银子本官拿走1万两。”

    声音在寂静的钱库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啊,府君,这不符合规矩啊,以前都是一成的。”一旁的艾穆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原本他还期待张辇能收敛一些,却没想到他狮子大开口,拿的比平时多出许多。

    张辇不耐烦地皱起眉头,挥了挥手道:“本官也要上下打点,疏通各方关系,才能更好地守护这肤施城,你把剩下的银子分发下去吧。”

    说罢,便招呼自己的家丁,抬着一箱子沉甸甸的银子离开了这里,留下艾穆一脸无奈。

    艾穆望着张辇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思索片刻后,他招呼了自己的心腹家丁,低声吩咐道:“你们把这1万两银子抬到本将的府邸去。”家丁们领命而去,钱库中的银子又少了一万两。

    这消息不知怎的就传到了肤施县令的耳中。县令听闻后,匆忙赶来,从剩下的银子里要走了八千两。

    而后,各级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