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成立大同都督府 (第2/3页)
样的军事力量,仅仅部署5000人确实太过单薄,也只有大同社凭借自身实力,才有底气探讨这样的军事部署。
徐晨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我提议,将第二团扩编为第三旅,任命贺六为旅长,负责密切监视太原镇的一举一动。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刘永、李文兵齐声应道:“某同意此提议。”
贺六站起身来,对着徐晨恭敬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先生放心,俺贺六坐镇吴堡,必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太原镇对先生的大业产生丝毫影响!”
徐晨看着贺六说道:“你前往吴堡之后,除了军事防御,还要重点关注绥德州四县的均田事务。你这第三旅何时能够满编,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四县的军户何时能全部整编完成。”
现在贺六手中只有第二团,虽然精锐,但人数太少了,他的第三旅只能依托这个团进行扩编,完成均田,第三旅才能形成战斗力。
贺六坚定地回应:“俺明白了,东家!”
安排完吴堡的事宜,徐晨又将话题转到了已被攻占的县城,说道:“如今,甘泉县已被赵云飞的五团顺利攻占,安定县也落入杨秀头的四团手中。我提议,任命杨秀头为安定县主簿,赵云飞为甘泉县的主簿。”
众人听闻,纷纷表示赞同,这两个任命在一片认可声中全票通过。
李文兵听到主簿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道:“社长,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我大同社已成功攻占一府之地,势力渐强,再想低调隐藏恐怕已无可能。此时,确实需要一个正式的对外名号,方能师出有名,号令四方。”
刘永紧接着点头称是:“某深以为然。就以我大同社如今的规模,已然在这崭露头角成为关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若无名号,诸多事务开展起来难免掣肘。”
徐城将目光缓缓扫向在场的其他大同社高层,问道:“对于此事,你们也都有同样的想法吗?”
张献忠一脸豪迈地站起身来,抱拳说道:“我也觉得大同社应当举旗立号了,如今咱们护卫队下属的兵力都已突破万人,队伍日益壮大。先生您如此英雄了得,即便不称王,称个将军也是当之无愧。老是称呼先生先生,总觉得少了些军人的威严气势。”
“我大同社也应该打出自己的名号,吸纳更多的英雄豪杰前来投靠。”魏青坚定道。
他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大同社员已经不想继续再隐藏在暗中,同时在击败榆林卫之后,他们也隐藏不了。
徐晨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大家都有此共识,那我等大同社成立大同都督,统管大同社治下的所有事务,某为都督,都督府下设政事堂与总参谋部,政事堂主管文政事务,总参谋部负责军事调度,政事堂则由刘永负责,总参谋部由我兼任,如此分工明确,令行禁止,可明确大同社各方职责。”
刘永听闻,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赞道:“都督这个称谓实在绝妙!某听闻就想起,东吴羽扇纶巾的周瑜周都督,风流倜傥、智勇双全。如今先生您同样文武兼备,丝毫不输给周瑜周公瑾。”
政事堂这个名字让刘永和李文兵很满意,这是大宋的宰相制度,而他们大同社很多的规章制度也是借鉴大宋的制度,徐晨很重视他们的意见,愿意和他们分享大同社的权利,很有几分宋太祖的风范,显然社长是想要复刻大宋的制度,对读书人来说,大宋的制度对他们来说是天堂,他们自然满意。
王二也跟着笑道:“那从今往后,咱们可就称呼先生为都督啦。”
言罢,众人纷纷起身,整齐地对着徐晨行礼,齐声说道:“末将等参见都督!”
徐晨赶忙抬手示意,笑着说道:“都是自家兄弟,无需多做这些见外的虚礼。”
待众人坐下,徐晨神色一正,说道:“好,军事方面的事务暂且布置妥当。接下来,便是政务要事。如今这都督府,有两大最为核心的政务亟待处理。其一,便是安置整个延安府的流民,这些流民在大明统治之下,长期饱受饥寒之苦,若咱们占据了延安府,却依然不能让他们过上温饱的日子,那咱们此番起义便毫无意义。”
说着,徐晨目光看向刘永,郑重地说道:“刘永,我任命你为政事堂执政,统领整个延安府的政务,这十六县灾民的安置重任就交付于你了。你务必用心谋划,周全安排,绝不能让任何一个灾民再忍饥挨饿。”
刘永神情严肃,抱拳应道:“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都督所托,绝不再让任何一个灾民忍饥挨饿。”
徐晨满意地点点头:“伯衡办事,某向来放心。”
随后,徐晨又将目光转向李文兵:“文兵,你担任政事堂的参政。你的职责重大,需尽快建立起整个延安府的监察审判系统。从明日起,便要正式为延安府的百姓申冤解难,严厉整治那些黑帮混混,还百姓一片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李文兵挺直身躯,高声应道:“遵命!”
徐晨微微皱眉,继续说道:“第三件大事,便是在整个延安府推行均田事务。这一事关重大,关乎我大同社能否在这乱世中长久生存下去。唯有顺利完成均田,让百姓有田可耕、有粮可食,咱们才能获得充足的兵源,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
说到此处,徐晨看向常五:“小五,你统领抗旱社,这均田之事就交由你负责。这任务极为繁琐复杂,但时间紧迫,最好能在春耕之前完成。只有完成均田,百姓才能归心,咱们大同社也才能有足够的兵源补充。”
常五坚定地抱拳说道:“某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社长的期望!”
徐晨微微点头,又补充道:“一定要充分发挥抗旱会的积极作用。在推行均田的过程中,要依靠抗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