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陈子龙的奇妙之旅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28章,陈子龙的奇妙之旅 (第2/3页)

井。”

    “水井?”陈子龙一脸难以置信,这般小小的柱子竟会是水井?当下,他快步走上前去。

    老汉见状,拿起一旁的铁棍,插入井口,又用瓢舀了一瓢水缓缓倒进去。

    紧接着,便传来“咔哧咔哧咔哧”的声响,不多时,白花花的井水竟真的流淌而出。

    陈子龙紧紧盯着这口井,端详许久,不禁赞叹道:“妙哉!妙哉!这机器构造如此简易,却能这般轻易地汲出水来,当真是巧夺天工!”说着,他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大声说道:“如此绝妙的抗旱神器,定要记录在恩师的《农政全书》之中,让更多人知晓!”

    赞叹过后,陈子龙又问道:“老丈,这般神奇的汲水机器,造价想必不菲吧?毕竟这可是借鉴了盐井的技术。”

    老汉呵呵一笑,说道:“徐先生那可是菩萨心肠的大好人呐!只要俺们加入他组织的抗旱会,十户人家一起凑上五斗粮,徐先生就派人来帮俺们打造这样一口水井。”

    “五斗粮?”陈子龙惊叹道,“徐先生此举,当真是救苦救难啊!”

    这一路走来,陈子龙看到路边类似的“木桩”不计其数。起初他还满心疑惑,不知是何物,如今才晓得,原来一路所见皆是这神奇的压水井,粗略估算,眼前所见便数以千计。如此大规模地普及,对于干旱频发的北方而言,说是救万民于水火,实不为过。

    接下来的行程中,陈子龙越是靠近米脂县城,内心越是兴奋难抑。一路上,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愈发广阔。此刻,他满心迫切地想要见到徐晨,当面向其致谢。毕竟,正是因为徐晨的努力,恩师多年的心血才得以在这广袤大地上推广开来。

    进入米脂县城,陈子龙一行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此地富裕繁荣超乎想象,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往来川流不息。这热闹繁华之景,即便是他们一路经过的府城、省城,与之相比也不过如此。

    陈子龙心中暗自思忖,如此繁盛之地,定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于是,他决定先拜访一下当地的父母官,一来表达敬意,二来也有取经接受教诲之意。

    考虑到同行的安东尼等三位传教士,他先将他们妥善安置在米脂的客栈,而后独自前往县衙。

    然而,当他踏入县衙时,却被眼前空荡荡的景象惊住了。平日里本该热闹的县衙,此刻不仅没有申冤告状的百姓,甚至连吏员的身影都不见一个。县衙的冷清与一条街道外的繁华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显得格格不入。

    就在陈子龙满心疑惑之时,齐绍光师爷从一旁走了过来,诧异道:“这位公子您找谁?”

    陈子龙赶忙行礼,恭敬地说道:“晚生乃松江秀才陈子龙,路过米脂,一路上目睹本地政通人和、繁华昌盛之景,心中甚是钦佩,所以特来拜访当地的父母官,希望能聆听教诲,增长见识。”

    师爷上下打量了陈子龙一番,那眼神就像看一个不知世事的傻子,但还是客气地说道:“进来吧。”

    两人穿过县衙大堂,大堂内寂静无声,空无一人。随后他们来到了后院。

    只听见一个声音悠悠传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这声音平和淡然,仿佛超脱尘世。

    师爷对着正在耕作菜园的人说道:“县尊,有个外地的学子想请见你。”

    齐绍光抬起头,看向陈子龙。他清澈的眼神当中透着一丝不通世事的愚蠢,忍不住轻轻叹口气。

    陈子龙却被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刚刚那首诗所传达出的悠然心境已然让他触动,而眼前这位县尊大人,穿着朴素,身为朝廷命官却亲自在县衙耕作,更是让他大为惊叹。

    在大明朝,上一个在县衙内自种自食的官员,正是大名鼎鼎的海青天海瑞。陈子龙心想,自己此番前来,果然是来对了地方。

    齐绍光看着陈子龙,缓缓开口道:“你是外地学子,难道没听说过米脂被贼寇攻占了?”

    陈子龙赶忙点头,带着一丝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