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杀人诛心与摸着大同社过河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33章,杀人诛心与摸着大同社过河 (第2/3页)

败了杜文焕的大军之后,大同报自然成了反书,当即就被陕西巡抚给禁了,所以重民报才能发展的如此快,不过这也导致了消息的隔绝,大同宣言在延安府,大范围的传播,但在西安府却是寥寥无几的人知道。

    杨鹤听到这话眼前一亮,被大同贼寇迫害的人在西安城可不少,这段时间这些人找到他,一个劲要他出兵夺回延安府,让他头痛不已。但经过了刘南卿的提醒,他却发现这些人好像可以变废为宝,成为解决当前难题的关键。大同宣言对朝廷是威胁,但一样也掘了地方大族的根基,想到此处,杨鹤不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翌日,三边总督府衙门内。

    西安府中大大小小的族长、巨贾们齐聚一堂,气氛略显凝重。

    杜家族长杜志强微微皱眉,轻声向身旁人问道:“朝廷新派来的这位三边总督,要找咱们来敲竹杠、打秋风?”

    韦家族长韦文明轻轻叹了口气,接话道:“这是肯定的,我们这位总督大人上任之时,可是两手空空,什么钱粮都没带。咱们陕西巡抚府库如今是个什么状况,大家心里都清楚,早被杜文焕那帮当兵的折腾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余钱去赈灾剿匪?

    总督想必是打算让咱们这些人来筹措钱粮,救济关中这烂摊子了。”

    现场这些人都清楚,当初迎接杨鹤上任的队伍里,就有他们的族中之人,自然知晓杨鹤和岳和声说的话,现在总督想剿匪不找他们要钱粮还能怎么办!

    杜志强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考量:“我杜家就出两千两银子吧,再多也实在拿不出来了。”

    韦文明赶忙应和道:“我韦家可比不上杜家那般殷实,就出一千八百两吧。”

    随后,其他人也依照自家家族大小、权势高低,依次报出了捐献数额,一千五百两、一千二百两、八百两……数额不一,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是权当打发朝廷来的“叫花子”罢了。

    就在众人商议妥当捐献银两之事后,只听得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本官来迟了,让各位久等了。”众人抬眼望去,只见三边总督杨鹤拱手走进大堂。

    众族长赶忙起身,客气行礼,言辞恭敬:“不敢不敢,都堂您日理万机,事务繁忙,我等等候些许时间,那是应当的。”

    “各位乡老族长请坐,来人,上茶水。”杨鹤微笑着示意众人落座。

    待这些族长坐定,杨鹤的亲卫便依次给每人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杨鹤喝了一口茶,神色凝重道:“朝廷任命本官为三边总督,本意便是要平定关中的叛乱。可本官万万没想到,这关中的叛乱尚未平定,一场大旱却突如其来。如今,关中有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几百万百姓饱受旱灾之苦,本官每每想到这些,便忧心忡忡,于是即刻向朝廷上了赈灾的奏折。”

    众族长听闻,连忙附和,一套官话脱口而出:“督堂大人真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呐!我等能得督堂大人如此关照,实在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杨鹤微微皱眉,继续说道:“然而,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下贼寇势力愈发庞大,再加上旱灾的影响,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可朝廷如今也是无钱无粮,想要剿灭贼寇,实在是难上加难,本官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啊。”

    大族族长们听完这番话,只是默默端起茶杯喝茶,并不急于开口。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若是太着急表态,反而容易让这位三边总督对他们的期望过高。

    杨鹤见状,不动声色地对自己的亲兵使了个眼色,亲兵心领神会,缓缓退下。

    没过多久,一群人神色匆匆地闯了进来,“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在杨鹤身前,其中一人带着哭腔喊道:“督堂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延安府沦陷都半年了,您到底什么时候出兵收复啊?”

    还有个性子急躁的,气得差点跳起来,大声骂道:“督堂大人,延安府都被贼寇占了这么久,您怎么还有闲工夫坐在这里品茶论道啊!”

    一时间,整个大堂吵吵嚷嚷,乱成一片。

    “安静!”杨鹤抬手示意,“尔等一个个来说。本官得先确定你们是不是真正的受害者,才能更好地为你们主持公道,帮助你们。”说着,他看向其中一人,“你先讲讲,那些叛逆是如何对待你的?你家因此遭受了多大的损失?”

    那人满脸悲愤,哭诉道:“那些叛逆简直丧心病狂啊!他们一到我家,就把我全家人都抓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孙子,不过是打死了一个乞丐,他们竟然就要我孙子偿命!还把我家全部的家产都夺走了,把我们全家人都赶出家门。如今,我的府邸被一群穷凶极恶之徒霸占,田地也被他们强占了去,全部分给了那些叛逆。”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哭诉起自己的悲惨遭遇。

    西安府的这些族长们听着这些哭诉,不禁个个胆战心惊,额头上冷汗直流。

    他们以往虽也听闻过大同贼寇的残暴行径,但今日亲耳听到这些受害者的讲述,还是深感震撼。他们暗自回忆自家子侄平日里的行为,惊觉同样的理由很可能也会用在自己身上,顿时感同身受。

    “这些贼寇居然仅仅因为一个乞丐,就要人家孙子偿命,简直是天理难容,倒行逆施!”众人心中愤慨不已。

    其中一人更是拿着一迭大同宣言,散发给在场的其他族长道:“这些大同贼寇,不但抢劫杀人,还想为他们的行为正名,把我等打入贼寇之流。”

    果然这些族长看了大同宣言之后,个个惊愕,惊愕,气愤不行,抢他们的地,杀他们的人。居然还有理论指导来批驳搞臭他们的名声,杀人还要诛心,更关键的是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大同贼寇一边,关中连续干旱了几年了,到处都是欠下高利贷的佃户和饥荒的流民,这套造反有理的话术要是宣扬开来,那还了得,整个关中将会永无宁日,现在在场所有大族族长的想法就是,这个大同贼寇。

    待这些受害者讲述完毕,杨鹤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道:“你们遭受如此惨痛的损失,皆是地方官失职、不作为所致。只是本官如今也着实无能为力啊,当下关中大旱,各处仓库都没有钱粮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本官又拿什么去围剿贼寇呢?”

    众人心里都明白,这场戏大概率是杨鹤精心安排的,但这些延安府大族所遭受的损失和凄惨遭遇却是实实在在的,更不要说大同贼寇还在理论上掘了他们的根基。

    刚刚还说只出两千两银子的杜家族长杜志强,咬了咬牙,大声说道:“督堂大人,我杜家愿意捐献五千银子和五千石粮食,只求都堂一定要剿灭大同贼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