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满饷明军VS解放军户 (第3/3页)
道:“这些榆林将门简直丧心病狂!这些堡垒原本粮草就不多,他们临走前竟丧心病狂地把粮食全烧了。现在几十万军户可怎么办?大部分人存粮根本熬不到春天,都督府必须得赈济他们!”
众人皆是面色凝重,纷纷叹气。
这场干旱的核心是陕北的延安府和榆林卫,延安府因大同社积极组织百姓采取多种抗旱措施,如修水坝、挖水渠、打井以及种植抗旱作物等,旱灾虽有影响,但得到了有效遏制。
可榆林卫这边,旱灾的恐怖却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大同社高层原本打算主动出击,以战养战,可没想到如今凭空多了几十万灾民,这让计划彻底破产,难怪高大壮如此气愤。
陈子昂一脸疲惫,揉了揉太阳穴说道:“再艰难我们也得管这些军户。他们可是防备蒙古人的主力,要是全都离开边疆,延安府就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威胁之下了。先让都督运100万石粮食过来赈灾吧。”
参谋长郑心泉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缓缓道:“这样做恐怕只会加重都督的负担啊。都督带着一个旅的人马去对付整个榆林卫的将门,任务本就艰巨,身上的担子重如泰山,我们实在不该再给他增添压力。”
众人陷入沉思,一时沉默不语。这时,响水堡团长赵胜眼睛一亮,提议道:“要不我们征召一些军户当后勤人员,让他们负责运输粮草。这样既能减轻我们的负担,又能让他们挣些粮食养家糊口,岂不是一举两得?”
高大壮等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响水堡参谋长吴亚军却突然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各位,我们为何不换个思路,变废为宝呢?明军一直看不起军户的战斗力,觉得他们一打仗就望风而逃,只能当辅兵。
但俺们心里清楚,这都是那些榆林将门残酷盘剥军户所致,军户们根本不愿意为他们卖命。
可一旦加入俺们大同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军户要是被激发斗志,把榆林将门打得落花流水。
俺们一直担心都督身边兵力不足,现在身边这十几万军户不就是现成的力量吗?只要让他们吃饱饭,给他们配上武器装备,这些军户绝对能成为一等一的精锐之师。有了榆林卫这十几万大军助阵,区区一座榆林城,拿下它还不是易如反掌?”
众人听了吴亚军这番话,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都露出惊喜之色。高大壮兴奋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参谋长言之有理,就按这个办!”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毕竟他们护卫队半数士兵本就出身军户,到了指挥官这一级,军户出身的更是占到七成。他们太清楚军户潜在的战斗力了。
在建安堡的晾晒场。
一场特别的活动正在进行,陈子昂带着戏曲团成员,召集当地军户,准备为他们表演一场名为《喜儿》的戏曲。
这场戏曲是徐晨根据自己记忆精心改编的,为了让军户们更有代入感,特意将杨白劳、杨大春改成军户,黄世仁变成了明军的百户。
随着戏曲的开场,熟悉的故事徐徐展开,看戏的军户跟着戏曲当中的人员或悲或喜。
喜儿历经无数磨难,最后逃出黄世仁的家,变成了白毛女;杨大春则投靠了大同社,最终带着军队回来,手刃黄世仁。
最后,杨大春和喜儿在大同都督的主持下,喜结连理。
戏曲情节跌宕起伏,深深触动了在场军户们的心弦。看着台上的故事,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只要看过戏曲的军户,无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当杨大春手起刀落杀了黄世仁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声叫好,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陈子昂走上台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喜儿这个故事虽然是编的,但它的内核却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榆林卫的将门,就是现实中的黄世仁!他们对大家的压迫和剥削,和戏里的黄世仁没有任何区别!”
“将军说的没错!那些将门就是现实的黄世仁!”人群中,李国栋悲愤交加,痛哭流涕地吼道,“俺姐姐李妮就是被建安堡千户给害死的!”说到此处,他双眼通红,恶狠狠地咬着牙,“好在那狗贼已经被俺亲手了结了!”
陈子昂看着李国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样还不算完全报了仇。榆林卫的将门势力庞大,只要他们还在,像你姐姐那样的悲剧就依然会发生。我们只有彻底铲除榆林卫将门这座压在大家头上的大山,类似的悲剧才不会再次重演。”
李国栋听后,如梦初醒,顿时反应过来,大声喊道:“对!俺的仇还没有完全报,榆林城还没被攻陷,那些害俺家人的将门还活着。将军,俺要加入护卫队,俺要报仇!”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军户们也纷纷涌向陈子昂身边,群情激昂地喊道:“将军,俺要加入护卫队,俺要报仇!”
陈子昂看着眼前这群满怀仇恨与斗志的军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声说道:“好好好!各位,某这就给你们登记。等整编之后,我就带你们去榆林城,找那些将门讨回公道!”
此后,《喜儿》这场戏曲在榆林卫的几十个堡垒不断上演。每到一处,都引起了军户们强烈的共鸣,看完戏曲后,当地军户们纷纷热血沸腾,主动要求加入护卫队,要为自己和家人报仇雪恨。
在徐晨他们挖壕沟的第5天,堡宁团带着上千人浩浩荡荡地加入了榆林战场。
紧接着,高家堡也带着2000人赶来,加入护卫队的行列。此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几个团的护卫队成员从各个堡垒奔赴榆林战场。
榆林卫36堡,或是带着1000多人,或是带着2000多人,源源不断地为战场输送力量。短短10来天的时间,徐晨手中的兵马就从1万人迅速扩张到6万人。即便如此,高大壮手中依旧掌握着5万人马。
徐晨站在营帐前,望着日益壮大的队伍,心中感慨万千。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大明一镇军事力量的强大,然而,这股强大的力量在明军手中却被白白浪费,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实在令人悲哀。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