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死光最后一个家丁之前,榆林绝不投降 (第3/3页)
将他们没有信心守城?”
侯勇咬牙切齿地骂道:“这哪里是守城的事情啊,畜生!这是不是说俺们全死光了,他们就会投降?这是想要拿俺们的命和大同贼寇谈判,甚至不想给俺们一条活路。
战场上咱可不能冲得那么前,得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俺这段时间攒了150两银子,就埋在炕下,俺如果战死了,你就拿走,替俺好好活着。”
侯远眼眶微微泛红,说道:“俺的50两银子也埋在灶下,俺要是死了,勇哥,你就拿走这些钱去娶个媳妇吧,只要记得给俺上一炷香,让俺在下面不要饿着就行。”
两人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战场的危险正如同这寒冷的夜,一点点地将他们吞噬,但他们两个小小的家丁却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像无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侯勇看向榆林城外的护卫队营地,眼中满是羡慕又夹杂着一丝咒骂:“这些贼寇,真他妈有钱。你看看人家那营地,灯火通明的,跟白天似的。”
此时,榆林城外的护卫队营地,确实是一片热闹景象。大同社不缺乏煤油,为了防备夜袭,整个营地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营地中,士兵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低声交谈,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第一旅五团二十营的营房里,营监军鹿信正拿着一堆书信,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建安堡,归德堡,响水堡的书信到了,叫到名字的人过来拿信。”
“李国栋,姜超,储存君……”鹿信一个一个地念着名字。
李国栋马上兴奋地举手,快步走上前来拿书信。他的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没多久,几十封书信就分配完了。而后鹿信提高了声音说道:“没收到书信的暂时也不要着急,可能还在后方的路上。有不识字的,可以让某或者是找其他识字的战友帮忙念。”
“知道了!”士兵们齐声回应道。
在护卫队当中,学习的任务一直很重。大部分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看个书信还是可以做到的。而军户当中识字率也不低,这里不得不为朱元璋说几句好话,军户有专门的学堂,可以极低的价格读书识字,有明一朝,军户出身的举人进士并不少。
李国栋找了一个营地的角落坐下,小心翼翼地打开书信,这是他婆娘找人写的。信上的字迹虽然歪歪扭扭,但他却能感受到浓浓的思念和喜悦。
婆娘说都督府已经给他们分了田地,是靠近水源的上等田地,他仿佛能看到自己婆娘说这话时内心的雀跃,那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都督府还给家里分了三石粮食,还给了他们一个粮本,说每个月定期都会给他们家送粮食,全家人终于不用再挨饿了。他的儿子也上了都督府开办的学堂,现在已经能背诗,夫子都说他有天赋,是个读书的种。
最后他婆娘让他不要担心家里的事,好好为都督效力,敢跑那些榆林将门,不能让他们回来霸占自己家的地。
李国栋看着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为都督效力。
半个时辰之后,营长刘宗敏召集所有连排长开战前动员会。
刘宗敏站在营房前的空地上,身姿挺拔,严肃坚定:“明日我护卫队将会对榆林镇发动总攻,大家要做好准备。我们20营虽然是新扩编的,但战斗力并不比那些老营差。此战我等当勇为先锋,俺也会冲杀在第一线,和大家并肩作战。”
“俺不会落后。”连排长们纷纷大声保证,开战之后他们会冲到最前面。
第一旅五团二十营从头到尾都是新组建的。营长刘宗敏是军官训练班出来的,刚当了不到一个月的排长,就遇到了护卫队扩编,成为了连长。后面护卫队吸纳榆林军户,军队直接膨胀了10余万人,护卫队按照新老1:4的比例扩编,刘宗敏这个连长又火线提拔为营长。
然而,这种火线提拔也让刘宗敏遇到了一些麻烦。那些老资格的军官明里暗里排挤他,动不动就说:“半年前还是某教你开枪的,却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做营长了。”
这种倚老卖老的口吻让刘宗敏心里很不服气,他在心里暗暗较劲:你们也不过比俺早加入一年而已。
刘宗敏已经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第一个登上榆林城墙,夺下先登之功,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看看自己的实力。
营监军鹿信看到大家士气如此高涨,笑着说道:“大家士气如此高涨是好事,但在战场上还是要多观察形势,既要打得猛,又要保护好自己,要以最少的伤亡获取最大的战绩。
还有就是你们回去之后动员士兵,同时让他们写好遗书,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这封遗书可能就是士兵们最后和家人们的交流,我等一定要帮助士兵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遵命!”连排长们齐声回应,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护卫队营地空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