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人生赢家洪承畴与上课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163章,人生赢家洪承畴与上课 (第3/3页)

晨所描述的工业化,就像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梦境,难以想象,更难以理解。

    徐晨察觉到了众人的困惑,他略作思索,决定用华夏历史的发展脉络来为大家阐释工业化的必然性。“以我们华夏历史为例,三皇五帝时代,可称之为原始时代。那个时候,青铜器尚未大规模普及,整个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刀耕火种就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在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下,能生产的财富极其有限。所以,那个时代的政治制度是以部落为主的共天下时代。当时,一个部落几百人,却需要一个县那么大的面积来养活他们。整个华夏也仅仅占据中原的少量地盘,人口不过几十万。由于人口过于分散,只能采用原始的部落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

    徐晨一边说着,一边在讲台上踱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远古时代的景象。“而当青铜器越来越多,生产力取得了进步,开始出现犁、锄头、耙等农具。这些先进农具的出现,让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井田制度应运而生,政治上也进入了分封建国的时代,出现了夏商周分封贵族的制度。”

    “到了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时期,铁器出现了。铁器比青铜更加容易获得,也更加坚固耐用。有了铁器之后,一户农户能够耕作百亩田地。大家阅读秦汉时期的文章就会发现,当时的学者常说‘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铁器的广泛使用,在经济上造就了自耕农和地主阶层,政治上则催生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也成就了始皇帝统一六国的霸业。”

    徐晨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台下的众人,继续说道:“如今,上千年过去了,生产力再次到达了极限。而这一次,我们需要以工业化来取代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

    李文兵听到这里,忍不住举手提问:“都督,有什么证据能说明工业社会一定能取代农业社会呢?”

    徐晨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一切都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当作坊生产出来的财富超过了田地种植粮食所创造的财富时,整个天下就不可避免地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在农业社会,天下主要的财富是粮食,以及能够生产粮食的田地。然而,在天下土地面积不会扩大的情况下,上千年来,整个天下的财富增长极其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

    “但现在,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工业的萌芽。那里有大量的作坊专门生产丝绸、棉布,以至于有了‘松江棉布衣被天下’的说法。正是因为江南创造了大量的增量财富,才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就拿我们延安府来说,羊毛纺织业正在飞速发展。今年,我们生产出来的羊毛布超过了500万匹。按照现在外界一匹羊毛布值一两五钱来计算,我们大同社就为整个天下新创造了650万两银子的财富。如果这些财富要靠田地来创造,需要几百万亩田地。而我们的五个纺织工业区,占地还不到万亩,生产的财富却相当于几百倍田地所创造的财富。从创造财富的效率来看,农业远远比不上工业。”

    “这还仅仅是纺织一个行业。在我们延安府,钢铁行业、砖窑、水泥行业、机械产业都在不断增加整个天下的财富。这些飞速发展的行业,正带动着我们向着工业化世界迈进。当这个新世界来临之后,生产、组织、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将发生改变。能够适应工业化的制度将会留存下来,而不能适应的则会被淘汰,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建立之后,南方和大明天子的矛盾最为突出。因为皇权这种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天下了。江南地区的生产力开始反抗皇权,渴望建立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关系,于是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徐晨的一番讲解,让台下的众人有了一部分理解,但仍有许多人眼中还带着疑惑。

    刘永因为曾经管理过大同工业区,对徐晨所说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工业区里,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大明原本的体系截然不同。大明的三纲五常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区的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进入工业区的工匠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工钱交给父母保管。在大明农村常见的大家族,在工业区几乎看不到。这固然有大同社打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工匠们不喜欢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还有族长、族老来管束他们,侵占他们的利益。

    随着工匠们观念的转变,原本大明的法令制度也无法适应工业区的情况了。刘永曾和李文兵多次找徐晨商议,才确立了“财富归生产者”这一法律制定的原则,随后为工业区制定了新的法令制度。

    此时,刘永陷入了沉思,他越想越觉得这正契合徐晨所说的工业社会。于是,他举手问道:“全新的工业社会什么时候会出现呢?”

    徐晨看着刘永回答道:“如果简单来说,我们的几个工业区已经可以算是步入了工业世界。但如果要让我们现在占据的整个地盘都进入工业社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提升生产力,让整个社会的生产都卷入工业化的浪潮中,甚至让农业也成为工业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市场。”

    徐晨的话,在众人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工业化未来的种子,大家虽然还有许多疑问,但都对那个即将到来的全新世界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这点我们已经在做了,在我们大同社的组织下,农业生产的粮食成为了工匠的口粮,棉花,麻,各种经济作物也成为作坊的原材料,同时我们大同社的作坊生产出铁制农家提升农业的效率,生产水泥,砖头成为水渠,水库的建筑材料,这就是农业成为了工业的商品生产,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以提升生产力的方式瓦解那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可以说我们大同社这几年就是以工业化在瓦解小农经济,我等还要努力5-10年才能看到一个由工业主导的世界,那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