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局势逆转与灾害连连 (第1/3页)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十六日。
陕西的第二支援军在曹文诏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进入山西。与此前入境时人嫌狗厌的贺函不同,曹文诏出身山西大同本地将门,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
曹文诏的部队一路行进,凭借着他在当地的威望和关系,顺利地得到了补给和粮草。这使得他的部下进入山西行省之后,行军速度不仅没有受到阻碍,反而加快了步伐。一路上,各地的驻军和官员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为他们提供了诸多便利。
解州士绅们得知曹文诏到来的消息后,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为了显示自己并非没有候补的依靠力量,对曹文诏的到来极为重视。知州王世文不仅下令给曹文诏的士兵补全了粮草辎重,还专门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来招待他。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一桌,解州的名流士绅们纷纷前来敬酒,表达对曹文诏的欢迎和敬意。
家乡人如此热情的款待,让曹文诏心中既感到温暖,又有一丝受宠若惊。当晚,宴会结束后,曹文诏回到营帐,他的侄子曹变蛟一脸愧疚地来到他面前,低着头说道:“叔叔,我给曹家丢脸了,更让您失望了。”
原来,曹变蛟此前在作战中遭遇了失利,受尽了冷嘲热,要不是当时军情紧急,需要他出力,只怕他现在都在牢狱当中了。
曹文诏看着侄子沮丧的样子,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这么颓废呢?几年前你叔叔我在辽东也是屡战屡败,但我从未放弃。现在不也一样好好的,官拜参将。当兵的哪有百战百胜的,但是颓废可不行。你把你的部将编入叔叔的军队当中,叔叔带你去报仇。”
但在曹文诏看来自己的侄子的选择并没有,当时要是再留在蒲县必死无疑。年轻人就是经验差,以为打了一点败仗就是天大的事,这天下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辽东战场上明军败了10年,大家还不是一样加官进爵,还是仗打少了经验不足。
曹变蛟听了叔叔的话,心中的阴霾顿时消散了不少,他抬起头,感激地说道:“多谢叔叔。”
而后,曹文诏皱起眉头问道:“知州他们如此热情,你知道原因吗?”
他虽然是本地人,但大明毕竟文武有别,这些父老的热情过头了,都让他有些怀疑,他们想要自己去送死,毕竟父老什么德行他也清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卸磨杀驴的手段用的熟练,现在如此热情的招待他,只怕有天大的难事要让他去做。
曹变蛟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对叔叔说了一遍。把贺函入境后提出了诸多要求,尤其是把敲诈了10万石粮草和15万两银子的事说了一遍。
曹文诏听后恍然大悟道:“贺函在关中就喜欢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入晋之后他的胃口反而更大了。”
虽然曹文诏内心并不喜欢贺函和他的秀子营,因为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将门的利益,但这次他却决定站在贺函一边,因为贺涵的所作所为是扩大了将门全体的利益,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他心里盘算着,原本他打算着收刮个几万两就可以了,但既然贺函能拿 50万两,自己作为本地人,拿个 25万两也不过分。
不过他毕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行伍知道想要拿到钱就必须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而且解州已经被贺函搜刮了一遍,他即便是想搜刮也搜刮不出什么东西来。
翌日,知州王世文、参将曹文诏、游击将军贺函三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军务。
王世文首先介绍了当前的局势:“平阳府盘踞着紫金梁、混世王、姬关锁、八大王等几只叛军,他们数量多的有上万人,少的也有几千人。宁山卫还有一股闯贼,人数也有几万,根据探马来报,闯贼一直在进攻阳县,宁山卫也需要支援。。”
说完,王世文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看向贺函,说道:“贺将军,你收了我们这么多的粮草,是不是应该承担更重的任务?”
贺函神色淡然道:“本将愿意收复平阳府。”
曹文诏听了贺函的话,略作思考后说道:“那么本将就去进攻阳县闯贼。”他此次只带了 1万马队入晋,兵力有限,实在不敢一头扎进平阳府那个贼窝去。虽然他打过几年叛逆,知道这些人战斗力不强,但显然关中的情况和山西不一样。
于是,贺函和曹文诏兵分两路,一路由贺函带领进攻平阳府,一路由曹文诏带领支援宁山卫。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十八日。
宁山卫阳城县的上空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气息。县城城下,一片狼藉不堪。大量损毁的攻城器械横七竖八地丢弃在那里,有的云梯被砸得七零八落,有的冲车车轮断裂,歪倒在一旁。随处可见沾满鲜血的石块和巨型擂木,这些原本是守城的利器,此刻却成了死亡的象征。
义军士兵和明军士兵的尸体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城墙下五十步以内的死亡地带,他们有的肢体残缺不全,有的双眼圆睁,似乎还带着未竟的遗憾。更远的地方也有尸体,但相对稀疏得多。战场上到处都是丢弃折损的武器,长枪断成两截,刀剑掉落在血泊中,战旗也被撕成了碎片,在微风中无力地飘动。
此时,城门大开,上千名阳城县的百姓分布在战场上的各个角落里,忙忙碌碌地打扫着战场。他们脸上带着惊恐和疲惫,有的抬着尸体,脚步沉重;有的捡拾着武器,看着义军战士小心翼翼。城墙插上了高字旗,这场攻防战以高迎祥部的胜利而告终。
原本高迎祥的义军打算乘胜追击攻克泽州,消灭宁山卫主力,彻底控制当地。然而就在他们士气正盛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罗汝才被秀子营击败,三万大军全军覆没。高迎祥听到这个消息后,吃惊得瞪大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