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局势逆转与灾害连连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175章,局势逆转与灾害连连 (第3/3页)

胆摇”的说法。面对贺函的赫赫武功,就连王世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花费的钱粮是值得的。虽然他们还是觉得贺函太跋扈,但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军事才能。

    与此同时,曹文诏也没有闲着。他联络上宁山卫明军,两支军队前后夹击,在阳城对高迎祥部发起了攻击。高迎祥虽然有一定准备,但此时他的部队已经在之前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曹文诏和宁山卫明军的联合攻击,高迎祥部陷入了困境,很快被打的大败,他本人只能带着少量的心腹逃到太行山潜伏。

    在这场战斗中,曹文诏和曹变蛟两叔侄表现得极为英勇。他们多次冲击叛军阵型,曹文诏挥舞着大刀,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变蛟则率领骑兵,从侧翼对义军进行包抄,给义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他们的英勇表现为明军攻破高迎祥部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相对跋扈的秀子营相比,曹文诏和曹变蛟两叔侄本就是山西大同人,他们为人谦逊,不骄不躁,最重要的是他们要的少,哪怕是物价飞腾的现在,要了十几万两银子也就满足了,不像秀子营他们打算把山西搜刮的天高三尺。

    于是曹文诏叔侄受到了山西士绅的吹捧,被称之为“曹氏双雄”。山西士绅们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压压贺函的威望。

    随着义军接连战败,多位首领被斩杀俘虏,山西行省的叛军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如今,整个山西行省的比较大的义军,只剩下张三部和王嘉胤两部了,同时明朝也把大同镇精锐的骑兵调到山西行省,围剿王嘉胤,大同镇一直处于和蒙古人,女真人交战的第一线,他们的战斗力之强,在大明九边当中,都是第一档的存在。

    如此精锐的骑兵进入了山西行省王嘉胤部接连吃了几场败仗,不得不收缩势力,集中力量防御。

    于是山西行省局势瞬间逆转,明军从各个方向对义军进行包围,他们打算集中全部的力量彻底消灭山西省的义军。

    崇祯二年(1629年)9月 6日,长安城。

    三边总督府内,气氛略显压抑,总督府里内的官吏都小心谨慎的处理了各自的任务,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以免引起督堂的怒火。

    三边总督岳和声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疲惫。这段时间以来,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有好有坏,让他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起起落落。

    首先传来的是一个好消息。八月十二日,总兵官侯良柱、兵备副使刘可训在红土川取得了重大胜利,成功击斩奢崇明、安邦彦。这一消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岳和声心中的阴霾散去了不少。

    水西贼乱多年,一直是大明西南地区的心头大患。这场叛乱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让当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如今,西南的叛乱终于被平定,这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对于陕西行省而言,这更是意义非凡。这几年陕西行省本就面临着钱粮匮乏的困境,却还要拿出一部分资源去支援西南地区的平叛战争。

    如今西南叛乱平定,他们终于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本土的抗旱救灾和招募士兵上。岳和声仿佛看到了陕西行省未来的一丝希望,他暗自盘算着,如何合理分配这些资源,以缓解当地百姓的苦难,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紧接着,第二个好消息也接踵而至。秀子营在山西行省大破叛军,名震整个山西。这两年,由于榆林镇被吞并,加上两任三边总督都不敢进攻大同贼寇,北方地区都在传言三边已经彻底腐化,关中士兵的战斗力也受到了质疑。然而,这次曹文诏部和贺函部在山西的出色表现,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关中士兵的强悍战斗力,为三边正了名。岳和声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岳和声为这两个好消息感到欣喜的时候,厄运又像飓风一般向整个关中袭来。

    关中在八月突降暴雨,本来这能极大的缓解关中的旱灾,但这场暴雨太大了,下了3天3夜,暴雨引发了山洪,淹没了6个村庄,大量的百姓遭灾。

    并且暴雨伴随着强劲的西北风。这场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刚刚生长起来的麦苗倒伏腐烂。农民们看着自己辛苦种下的庄稼被毁于一旦,心中充满了绝望。

    更糟糕的是,在八月下旬,火热的天气突然转凉,整个关中从盛夏一下步入冬天,关中农作物先遭旱灾,水灾,狂风席卷,又遭遇了早霜,这种激烈变化的天气,这彻底摧毁了剩余的农作物。一时间,关中大地陷入了一片死寂,大面积的绝收让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岳和声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差点吐血。他为官几十载,历经风雨,见过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从未见过老天如此为难人。

    农作物绝收意味着百姓们将面临饥荒,关中可能会因此陷入动荡,果然没几天,关中的粮食价格就开始上涨,连红薯,土豆这种杂粮,价格都突破了一两银,麦子的价格更是突破了三两,整个关中民间可谓是一片哀嚎。

    关中灾害不断,朝廷不给他支持,反而不断催促他发兵镇压大同贼寇。

    因为在大明朝廷看来,8月开始喜讯连连不断,西南土司叛乱被镇压,山西行省的叛逆也陷入包围,现在在整个大明最显眼的就是大同贼寇了,以崇祯皇帝为首的大明高层自然想快点平定这些叛乱,好集中力量对付辽东的女真人。

    连岳和声都有这样的想法,毕竟关中养着10万大军实在是太吃力了,能早点解决叛乱,对朝廷,对关中都好,但这场天灾彻底打乱了他的想法。

    写这段历史才发现今年春天这场大风暴,这搁到古代,要死无数人。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