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明军:足饷,足食,足信,满洲的鞑子也打给你看 (第2/3页)
崇祯接过两支火枪,仔细地对比着。他用手掂量着枪的重量,观察着枪管的粗细和做工,很快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差距。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搞了半天,朝廷本就可以对付女真人的武器,只是被下面的人弄成这样,好的武器也不能发挥威力。
孙承宗听完贺涵的话,只能无奈地苦笑。他其实也知道此事,但却没有办法改变,兵部就像一个筛子,拨下去的任何物资都不能足额,打造的武器自然是中看不中用了,大明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孙承宗深知这是大明200多年来系统积累的问题,积弊已久,即便是他也无力解决。他轻轻叹了口气,只能转移话题道:“贺总兵是如何练出秀子营这般精锐的?”
他心里最关心的还是贺涵的练兵之法,在他看来,只要能练出三五万秀子营这样的精锐部队,何愁女真人不能平定。
崇祯皇帝听孙承宗这么一问,也顿时来了兴趣。是啊,朝廷要是有三五万这样能征善战的军队,女真人就不足为患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紧紧盯着贺涵,等待着他的回答。
贺涵神情严肃,声音洪亮地说道:“只要做到足信,足食,足饷。”
崇祯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圣人之言?”他可不想听一些大而化之、空洞无物的言语,他想要的是切实可行的练兵方法。
贺涵连忙解释道:“不是,足饷就是朝廷发了多少军饷,士兵就能领到这多少军饷。足食就是太祖规定一个士兵1日的口粮是2升,那就给士兵每日2升的口粮。足信就是,朝廷规定的赏银,只要士兵立下了功劳,就足额发下去。再加上全火器化,这就是某秀子营的练兵之法。只要是做到了这三足,哪怕是太祖年间的战阵,朝廷也不虚这些女真人。”
崇祯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大明缺饷的问题已经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甚至连下面的官员都懒得隐瞒了,毕竟下面动不动就发生兵变,想瞒也瞒不住。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这些年天灾不断,现在国库空虚,朕也只能东拼西凑,尽力弥补。”
贺涵却毫不留情地严肃说道:“陛下,我大明的将士也想理解朝廷,但没有军饷,他们就会饿肚子,一个饿肚子的人又怎么能打仗?又怎么指望他去报效国家?将士们也是人,他们也要生存,没有基本的保障,如何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崇祯迟疑了一下,接着问道:“其他边镇也就算了,但辽蓟朝廷每年都给近500万两的粮饷,但为什么他们在辽东战场也不尽人意?朕每年投入这么多钱粮,本以为能在辽东取得好的战果,可结果却令人失望。”
贺涵冷笑一声,嘲讽道:“陛下,您是拨下了这些钱了,但这些钱能不能到将士手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是说有人克扣了朝廷拨给将士的粮饷?”崇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
贺涵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知不知道漂没这词?”
“漂没?这是船翻了吗?”崇祯一脸茫然。
贺涵解释道:“拨给将士们的军饷还没有出兵部就少了三成,而后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层层盘剥下来,到士兵手中能有一半已经是万幸了。这还只是粮饷,武器装备也是一样,朝廷可能发了一件铁甲,但层层盘剥下来,到士兵手中只怕连件布甲都得不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大明军官为什么有那么多家丁,就是因为朝廷的军饷养不活所有的士兵,那些将军们只能集中银子圈养数量少的家丁。但如此兵为将有的封建化,这也是朝廷越来越指挥不动那些将军的原因,这也是朝廷屡屡打不过女真人的原因。账面上朝廷有1万大军,实际上却是不到千人的家丁,余下的军户不过是一些奴仆,他们没有一点战斗意志,见到敌人就跑。大同贼寇就嘲讽过大明的军队,说我大明军队望风而降是上勇。”
听到贺涵的话,崇祯整个人宛如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筹集来的一点钱,还没有出京城就被贪掉了。难怪他一年给辽东近500万两的钱粮,却连一个顺利的消息都听不到,感情自己辛苦筹集的钱粮全被下面的人贪掉了。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双手紧握成拳满脸愤怒,
孙承宗满脸愁容,心里暗自感慨,难怪外面都传贺涵跋扈了,真是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说。
王承恩更是诧异的看着贺涵,心里想着这样一个嘴上没门的人也能成为大明的总兵,以后可要离他远点,可不要被他拖累死。
贺涵却神色坚定说道:“女真人不过是塞外的小族,平定起来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