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想要挽倾天的贺函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217章 ,想要挽倾天的贺函 (第1/3页)

    和贺函谈话之后,崇祯表面上什么都没有做,朝堂一切仿佛还是和原本一样,波澜不惊。但天子却悄然间有了一个新的喜好,他迷上了看史书,尤其是两宋史书和《食货志》。而大明的文武百官也一如往常,前方武将依旧在战场上奋勇厮杀,该打胜仗就打胜仗;后方的官员则有条不紊地调拨粮草,维持着朝廷的运转,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但实际上,紫禁城就没有秘密可言。崇祯和贺函的谈话,当晚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流传出去了。京城的文武百官、勋贵太监们得知此事后,没有一个不恨贺函的。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怎么能让天子知道呢?

    贺函这简直是在砸大家的饭碗,断了他们的财路和前程。

    四月初六,因久旱不雨,整个京城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笼罩,大地干裂,百姓苦不堪言。崇祯帝移居文华殿斋戒,诏令百官反省己过,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感动上苍,降下甘霖。

    四月十日,京城迎来了洪承畴的 800里加急信件。信使一路快马加鞭,尘土飞扬,将信件火速送到了紫禁城。

    崇祯看到信件,眉头瞬间紧皱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和不满:“朕没有记错的话,关中有三镇 13万大军,大同贼寇只出兵 10万,洪承畴难道连这点贼寇也打不赢?他这三边总督是干什么吃的?”

    “陛下可责令洪承畴自行剿灭这个贼寇。”首辅李标站了出来道。

    他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最重要的是,他是整个大明朝少有的没有党派之人,这也是崇祯在不相信东林党之后,让他成为内阁首辅的原因。

    李标的建议得到了朝中大部分臣子的认同,毕竟现在女真人还未被驱逐出直隶,朝廷哪里还有力量去管关中的贼寇?

    更何况关中还有三边 13万大军在那里,怎么看也是朝廷占据上风。

    但贺函却出列,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要重视大同贼寇,他们的战斗力比女真人只高不低。他们出动十万大军,关中只怕难以抵挡。臣建议山西镇、大同镇出动大军,从北方、东方牵制大同贼寇的兵力。”

    兵部尚书申用懋紧接着出列,面露难色道:“朝廷哪里还有兵,山西镇、大同镇精锐都出兵勤王,哪里还有兵力。”

    户部尚书孙居相也无奈地说道:“现在朝廷要维持几十万勤王大军,户部已经没有钱去再支援关中了。”

    崇祯听了众人的话,沉思良久,最终说道:“让洪承畴自己想办法对付大同贼寇。”

    崇祯虽然重视贺函的话,但大明现在的情况却是全国的精锐都调动到直隶了,根本没有办法支援关中。而且他也心存侥幸,觉得大同贼寇没有贺函说的那样强大。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崇祯不断地听到大同贼寇的名字。

    四月十四日,关中战报传来,参将杜弘域兵败战死,朝廷五千精锐被大同贼寇歼灭。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四月十八日,又一份战报送达,参将高从龙、张应昌兵败战死,朝廷 2万精锐被大同贼寇歼灭。崇祯的脸色变得愈发阴沉,文武百官们也开始露出担忧的神色。

    四月二十三日,关中再次传来战败的消息,富县被大同贼寇攻克,参将马俊豪投降贼寇,朝廷一万精锐被大同贼寇吞并。

    从关中接连传来的坏消息,让崇祯吃惊无比,也让大明文武百官震惊无比。他们原本听贺函说大同贼寇的战斗力比女真人还要强大,是根本不相信的。

    女真人可是花了十几年才彻底打服他们的,尤其是这次的京城之战,在他们内心种下了不可和女真人野战的印记。同样,大同社即便已经打了不少胜仗,但在大明文武百官内心当中还是造反的泥腿子势力,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但现在,关中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朝廷的大军一支一支被大同贼寇歼灭,一座座城池被大同贼寇攻克,他们这个时候才发现当初贺函的担忧居然是对的。

    一时间,崇祯和大明的官员们都不再关注和女真人的战事了,而是一个个惶恐地看着关中来的战报,仿佛那一封封战报就是催命符。

    五月二十八日,河南府传来八百里加急。崇祯打开信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长安城沦陷,三边总督洪承畴举城投降,秦王、庆王、韩王、肃王等三百余宗室惨死在叛军之手。崇祯只觉眼前一黑,悲痛昏厥过去,大明的朝臣全部都慌了,都围着崇祯。

    当他醒来之后,泪水已经打湿了枕巾。他当即下达罪己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嗣守鸿业。自临御以来,四年矣。夙夜祗惧,罔敢怠荒。乃者天灾流行,盗贼蜂起,赤子罹殃,黎庶失业。朕甚恫瘝,中夜以思,寔由朕之凉德,不能感格上天,以致降罚。兹者,流寇蔓延,关中所在蹂躏。生灵涂炭,疆宇日蹙。朕每念及此,五内如焚,痛心疾首,愧悔交并~~~~~。

    关中沦陷,宗亲惨死这个热点瞬间盖住了和女真人的战事。

    朝廷轰动,京城轰动,整个大明轰动。

    历来这样大规模的宗室惨死在贼寇手中本就是很少的事情,而出现这种情况无一不是处于王朝末日之时。整个大明通过这件事,意识到大明的江山进入了倒计时,天下即将步入残酷的乱世了。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6月 2日,乾清宫。

    曹化淳小心翼翼地带着贺函入宫,他一边带路一边小声说道:“陛下已经 3日没吃饭了。贺总兵,陛下最听您的话了,等会儿您就劝劝陛下吧。”贺函严肃地点点头,心中满是忧虑。

    进入乾清宫的大殿,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