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星火遍布 (第3/3页)
王如金听后,不禁摇头叹息道:“难怪先生看不上地主士绅,都到现在这种程度了,他们却依旧一毛不拔。这些虫豸占据高位,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这天下怎么可能太平?长此以往,民怨必将沸腾,天下的根基也将摇摇欲坠。”
傅山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这倒是给我们创造了机会。下一步我们逐步吸纳张亮他们,但先不要急于宣传大同思想,这容易引起他们的警觉。我们可以先宣传反皇权思想。”
在明朝末年,除了繁华的江南地区,山西也是非常反皇权的地方。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原因。山西的商队众多,商贾们在商业活动中追求自由和利益,天然不喜欢压抑商业的皇权。朝廷的各种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让他们的生意举步维艰。
而且山西行省煤炭资源丰富,当年万历皇帝大肆征收矿税,这里可是重灾区。经历过矿税之苦的那批人大部分还活着,他们对朱家的皇帝充满了怨恨和厌恶。
到了大明时期,儒家给皇权套上的君权神授理论已经越来越没有人相信了。曾经,皇权被视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但如今,它的威严已经大打折扣。对那些顶级的家族和人物来说,他们早已看透了皇权的本质,不再盲目迷信。
就像嘉靖皇帝,他善于运用帝王术来对付臣子,将朝廷上下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到了后期,徐阶也学会了用帝王术来对付嘉靖。这表明臣子们已经不再对皇权唯命是从,而是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力与皇帝周旋。
再到后来,大明的臣子们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用社党来对付帝王。哪怕天启皇帝放出阉党来打击东林党,但东林党在民间的声望却越来越高,在地方上的势力也越来越大。这说明不相信儒家三纲五常理论的人越来越多,大明内部的组织力也越来越差。
正因为如此,大明这个时候新的理论体系又没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一种混乱和迷茫的状态。而女真人则趁机捡了一个便宜。
从入关开始,他们势如破竹,用半年时间就打到了长江边,而后又仅用两万人就打过了长江。在历史的长河中,单单算女真人入主中原的这段时间,得国之易没有超过他们的。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9月 20日,河南杞县。
比起傅山他们暗中扩张大同社的力量,李信(恢复自己本名)一回到自己的家乡,变卖了自己的家产,招募儿时的伙伴,同窗的好友,组建军队。
他上书杞县的县令道:“大明养士200年,忠君报国就在今日,晚生愿意效仿秀子营,投身军旅,报效国家。”
杞县县令看到李信的书信大喜,一方面给他政策上的扶持,让他招兵买马,另外一方面则上报到五省都督府,他的治下出了这么多忠君爱国之事,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政绩。
孙承宗知道此事之后,也赞同李信的举动,一方面是贺涵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惊喜,让他觉得读书人组建的军队,没有大明那些将门那么多陈规陋习,不组建家丁,不把兵为将有的封建化陋习带到军中来,战斗力更加强悍,所以他欢迎读书人参军入伍。
另一方面孙承宗也遇到了钱粮的问题,他招募20万士兵,又在河南府,大肆修筑城堡,加固城池,银子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
大明朝廷虽然补贴了一部分军饷,但大部分的军饷还是要孙承宗自己在地方上筹集。
于是他就遇到了和杨鹤,岳和声一样的麻烦,钱从哪里来?
打大同贼寇,那当然好,孙阁老,您多招一点兵,我们会拿出钱粮之外的一切支持。
孙承宗需要联合当地的地头蛇,更好的让他们主动上交钱粮,李信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于是他派人送一些武器装备给李信,还给了他一个营的编制,让他好好练兵。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