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不能双标与西域商社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232章,不能双标与西域商社 (第2/3页)

 用在这里也是同理,如果我们对外实行独裁,却希望内部有民主,这怎么可能行得通呢?

    天下人的智商其实差距不大,这种双标的谎言是无法长久执行下去的。”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神情有些忧虑,“对外独裁的结果,会导致对内也独裁。这种情况若继续下去,即便我们成功获取了天下,又会怎样呢?

    不过是我取代了朱家的皇帝,成为大同皇帝,刘永你成为内阁首辅,文兵你成为次辅或者御史大夫。那我们绕了一大圈,不还是回到了原点,重蹈封建王朝的覆辙吗?”

    他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而且,如果我们不给其他阶层的精英机会,大同社也会逐渐退化。那些有其他想法的精英为了当官,会假装赞成我们的理论和政策,混入我们大同社。用不了几年,我们大同社就会像儒家一样,沦为一个空有其表的牌坊,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事业都会毁在自己手中。”

    刘永、李文兵等人听了徐晨的一番话,陷入了沉思。他们识到徐晨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过了一会儿,刘永缓缓开口:“都督,您说得有道理,我们明白了。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谨慎行事。某认为应当循序渐进,今年先招募一成非大同社的人员加入,而后看实际情况再逐步提升比例。”

    徐晨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好,就依你所言。”

    这场激烈的讨论,在达成共识后落下帷幕。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0月 4日。

    长安城西门外,秋风烈烈,卷起阵阵尘土。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的沧桑与威严。

    张献忠身着一袭黑色劲装,腰束黑色腰带,脚蹬黑色长靴,高大壮则穿着褐色的军装,两人昂首挺立,代表总参谋部前来迎接驻守在甘肃镇的王耀文等人。他们身后,是整齐排列的大同社士兵,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

    远远地,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队伍缓缓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王耀文他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姿挺拔,面容刚毅。他的身后,是甘肃镇的公民代表,他们穿着朴素但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再往后,是来自青海等地的部落首领,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头戴华丽的头饰,骑着骏马,威风凛凛。而队伍的最后,则是西域准格尔汗国、哈萨克汗国、叶尔羌汗国的使者,以及几百名牧民,他们赶着几千头马羊,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城进发。

    当队伍来到西门外,王耀文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快步走向张献忠和高大壮。他双手抱拳,行了一个军礼说道:“见过张参谋长、高将军。”

    高大壮上前拥抱王耀文热情地说道:“自家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

    而后他看着后方的各汗国使者笑道:“此次你带来这么多朋友,可是为大同社增添了不少光彩啊。”

    这支看似是来朝拜的队伍,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商队。大同社占据西北地区后,一改大明时期对草原封禁的政策,执行自由通商的政策。只要登记备案,这些部落首领和商队就可以自由行走在整个大同社的地盘上。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大漠和高原上的中小部落首领们尝到了甜头。

    在过去,他们的货物在自己的部落里根本卖不上价钱。比如一头牛,在他们那里只能换到三匹布,而到了汉人的地方,却能换到 30匹布。原本没有用处的羊毛,在大同社也能卖出高价格。而铁锅、斧头、刀具等各种铁制品,在他们那里价格昂贵,而在大同社却便宜了几十倍。省去了中间商货物直销,这让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这么有钱。

    他们在大骂汉人商贾奸商的同时,迅速的取代了这些人,把汉地的货物卖到高原,西域,大漠去,赚取几十倍的利润,成为了一方豪商。

    短短半年时间,高原和大漠上的部落,有上百部落首领直接投靠了大同社,转身就开始跑商。他们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把关中的货物运到大漠和高原上去,一年下来赚的财富比他们原本的部落都要多几十倍。对于他们来说,大同社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而他们则是幸运的寻宝人。

    而此时的西域高原,可谓是群雄逐鹿,各大汗国纷纷崛起。高原和大漠上的中小部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抱大腿。

    大同社如此富有,如此大方,处在西域大漠一堆穷鬼当中,就是实实在在的有钱老爷,而且这个老爷还极其大方,毫不吝啬的开启了自己的宝库,让他们在这些宝库当中,随意获取金银珠宝。这些部落首领自然纷纷抱住大同社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