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旧人相逢各不同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233章,旧人相逢各不同 (第3/3页)

觉得这样的作坊能接到我们都督府的订单吗?你可不要因小失大。这些人只知道死抠工匠的工钱,他们的作坊是不可能壮大的。”

    孔晨这才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他的作坊虽然不能说完全依靠都督府,但靠着大同工业区老人的身份,有很大一部分生意都来自都督府。都督府的辎重车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他们厂订购的,都督府的订单利润一向是最高的,几乎占了他作坊三成以上的利润,这可是他最大的客户,万万不能失去。

    于是,孔晨马上大义凛然地说:“俺好歹经过了都督教导半年,做过流民,过过苦日子,当然知道百姓生活不易,怎么会做那些克扣他们工钱的奸商。这你放心,俺和这些人不共戴天,只要知道他们,俺绝对不和他们做生意。”

    “不过胡强你这样一说,倒提醒俺了,今年俺在公民议会,就要提议让这些小型的家庭作坊也纳入厚生金当中,这样你们的工作也就好做多了。”

    胡强笑道:“如果真能通过这样的议案,俺请你喝酒,吃烧烤。”

    其实,孔晨心里另有打算。凭什么他们承受着这么重的负担和税收,而那些奸商却能钻都督府的空子赚钱。想钻空子,门都没有,他要在公民议会上一个个把这些窟窿都堵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奸商赚了钱,自己就少赚了钱。

    在同一片夜幕笼罩下,徐晨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屋内欢声笑语不断,弥漫着温馨而欢乐的氛围。

    今日桑文早早回到家中,她换下平日里的素净衣裳,兴致勃勃地和吴妈一同前往菜市场。

    回到家后,桑文和吴妈便一头扎进了厨房。厨房里顿时忙碌起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切菜的声音此起彼伏。

    桑文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洗菜、切菜,吴妈则在一旁帮忙生火、烧水。她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在她们的手下逐渐成型。

    与此同时,徐晨带着徐乐和徐浩在客厅热情地招待来自老家的客人。徐晨穿着一身简单而整洁的中山装,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他指着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对徐乐和徐浩笑道:“快叫爷爷。”

    徐乐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甜甜地叫道:“爷爷!”那清脆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悦耳。

    徐浩年纪有点小,一边笑着一边连带着吐了口口水,含糊地喊了一句:“爷爷!”

    村长被徐浩的可爱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他激动地抱起徐浩,连声应道:“哎!”那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慈爱。

    而后他拿出两个银项圈,分别戴在徐乐和徐浩脖子上。

    徐晨道:“您来就来了,还准备什么礼物?”

    村长道:“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娃的,现在高家寨的生活好了,这点银子,俺还是拿的出来。”

    徐晨道:“还不说谢谢。”

    “谢谢爷爷!”

    徐晨又指着浑身漆黑的高俊道:“叫高伯伯。”

    徐乐听话道:“高伯伯,好。”

    高俊开心笑道:“好,好,好。”

    而后他说道:“俺知道社里的规矩,没带什么贵重的礼物,社长你喜欢吃白面就带了农场产的面粉,再带了两只风干的鸡和两只风干的鸭,都是自家农场产的。”

    徐晨笑问道:“农场今年的秋收如何,没受旱灾的影响。”

    高俊笑道:“俺们修了三年的水利设施,不是白修的,今年的旱灾对农场一点影响都没有,他们夏收了2万石粮食,秋收了4万石,我们上交的粮食就超过了四万石。”

    徐晨拍着高俊肩膀道:“干的好。”

    高俊这一个农场就提供了二十分之一的口粮,要多几个张家滩这样的农场都督府可以直接出兵中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晚饭即将做好。高大壮、他儿子高义、土根、高小四等一众高家寨的乡亲都陆续来到了徐晨家。大家一见面就和老村长热情地打招呼。

    众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扑鼻。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愉快地交谈着。

    村长关心地询问土根的工作情况,土根放下手中的碗筷,挺直了腰板,自信地说道:“我现在是杜家农村场长,管着 3万亩地的大农场。俺不是要显摆什么,今年是没给俺机会,但到明年俺这个农场,肯定给晨哥儿提供三万石的粮草,定不耽搁晨哥儿征讨中原的战事。”

    老村长语重心长道:“这是晨哥儿抬举你,俺也不期望立下什么大功劳了,不要坏了晨哥儿的大事就好。”

    土根不服气道:“爹,您总是这样瞧不起俺。”

    徐晨也笑道:“村长,老话说的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土根哥这段时间很努力学习,进步也很大,您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了。”

    高磊站在一旁,奇怪地问道:“爷爷,您老怎么来长安了?”

    此时,除了土根是长安县抗旱会会长兼任着杜家庄农场的场长。他儿子高磊则是徐晨的警卫员,时刻守护着徐晨的安全。

    村长笑着解释道:“俺被选成了公民议员,所以来长安开会,顺便来看你们父子。”

    徐晨也感到奇怪,前两次公民员选举也有人提议让老村长担任,但村长都拒绝了。

    察觉到现场的气氛微妙,高俊开口道:“其实俺们也是为延安府的乡亲来,这次都督您在整个关中免税,但就是延安府这些老地盘没有免,乡亲们难免心里不服气,就找到老村长,想让老村长请您也减免一点税负。”

    老村长却淡然道:“晨哥儿,不要理会这些人,刚吃了几顿饱饭,连是非黑白都不分了,晨哥儿难道还亏待他们不成,这5年来米脂修了多少水利设施,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关中的农户都快饿死了,他们还在计较这些,一个个钻到钱眼里去了。”

    徐晨笑道:“还是要讲道理,说服大家为主,我相信大部分的乡亲还是善良的,讲道理的。”

    我写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诉大家。西汉与军功贵族共天下,所以军功贵族有特权,宋朝与读书人共天下,所以读书人有特权。这才是做一个国家的主人该有的样子。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