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漏成筛子的紫禁城 (第2/3页)
姓的土地,蛊惑百姓认为朝廷要抢夺他们的土地。想要发动整个通州的百姓来对抗清田。
但他万万没想到贺涵根本不在意仕林的名声,也不到朝堂去辩解。借口李鸿圈养死士,暗杀朝廷官员,直接派五百秀子营士兵,攻破了李鸿的庄园,把他人给抓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李鸿倒霉就倒霉在他居然真安排过死士暗杀贺涵,他的庄园一攻破,被贺涵搜到了证据。
李三才做过漕运总督,他家的田地不但遍布整个通州,还霸占了天津卫不少军田,贺涵对这些霸占军田的士绅,来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既然可以依靠权势霸占士兵的土地,他也可以依靠权势霸占你们的土地。只要没有田籍在手,他一律全部回收。
当时贺函已经接连遭到了两次的暗杀,李鸿忍不下这口恶气,加上觉得这是浑水摸鱼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于是也安排死士去暗杀贺涵。
结果这下反而把自己给暴露,贺涵抄了李家,在通州得到了12万亩的土地不说,在李家也抄出了接近300万两家产。
这一下不但李鸿被判了斩首,李三才的名声也臭了,李三才为官的时候,一直以清廉能干著称,结果他的家产居然高达300万两。
但天下哪有家产300万两的清官。
直隶士绅也被贺函的手段吓到了,这是什么打法?怎么动不动就出动军队,一斗就是赌上全部的身家,这是在当官还是在赌博,贺函还讲不讲规矩了?
经过了这两次的争斗,大明的勋贵士绅暂时的缩回去了,玉石不与瓦片撞。
虽然正面的冲突没有了,勋贵们开始吹枕边风,东林党和阉党在对付贺涵身上也达成了默契,抓住了任何破绽都要弹劾他。
但崇祯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开始在直隶清田,朝廷的债务直接减少了300万两,边军的士兵能发军饷不说,5万新军因为有军田,开支减少了一半。
崇祯也是要脸的,他难道想欠着商贾几百万两银子,朝廷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为了一点赏银讨论半个月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的文武百官个个大义凛然,但却没办法帮助朝廷弄到一两银子,贺涵倒是在他们嘴中祸国殃民了,但光今年就给朝廷弄了几百万两银子,稳住了朝廷的局势。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不是一眼明了的事。
当然和贺函一起清田的杨鹤自然也成为了祸国殃民之徒。
黄道周离开了朝堂,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他宽慰道:“在直隶清田,秀龄你做的对。”
“朝廷对勋贵,大族已经足够优待,但他们仍贪心不足,想要霸占那些惨死在女真人屠刀下百姓的土地,你们用这些土地养出来5万精锐做的很好。”
黄道周虽然是老学究,但还是有基本的道德观的,朝廷剥夺士绅的土地他会反对,但士绅霸占百姓的土地,阻碍朝廷编练新军,他一样反对,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勋贵和士绅做错了。
朝廷逐渐入不敷出,学习几十年前张居正清田增加朝廷收入,是解决朝廷困境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清田方面,他是支持杨鹤他们的举动,只是他觉得杨鹤的手段太激烈了,所以没有表达过支持,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朝堂了,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侯恂一脸严肃地说道:“但这手段太过激烈了,你们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整个大明朝都会被你们师徒点燃。”
杨鹤苦笑道:“大同社的报纸你们也看了,今年他们就收了2000万两的税,这还没有包括田赋,关中有5000万亩土地,大同社收三成税,明年关中只要不闹大旱灾,大同社就可以征收到1500万石的粮食,扣除三成的开支,大同社有1000万石粮食可以用来征战,现在朝廷的气运就寄托在上苍身上,明年关中如果继续闹旱灾,朝廷还能多一年的时间准备,如果明年关中丰收,某已经不敢想象朝廷将会面对何等局面。”
黄道周皱着眉头,大同报现在不但是崇祯必然观看的报纸,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