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死也要内斗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257章,死也要内斗 (第3/3页)

无奈地说道:“难,很难。现在天子只信任新军,紫禁城驻扎的也是新军,其他的人很难靠近天子。”周延儒深知想要接近崇祯皇帝并实施计划的难度之大。

    侯恂果断地说道:“两个方法都用,我们没时间了,再内斗下去,我们皆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侯恂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迫感,他知道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他们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兵部尚书黄世俊皱着眉头,神色焦急地说道:“嗯!我们是不是想办法先筹一笔钱,给中原的各路大军。朝廷又开始欠饷了,现在又需要他们镇压乱民,朝廷不发钱粮,他们怨气很大,这次凤阳府被贼寇攻占,和朝廷三个月没发粮饷也有很大的关系。如今的士兵眼中只有钱,没有忠义。这种情况之下,要是大同军杀出来,只怕他们会立马投降。”

    周延儒摆了摆手,不以为然地说:“不差这一次半次的。只要资政院开启,这点军饷算得了什么。而且以我大明士兵的忍耐度,欠个一两年饷他们也能熬得下去。”

    户部尚书王永光一脸忧虑,认真地说道:“本官以为地方和朝廷要同时行动。这次的灾情太严重了,再不想办法应对,中原都要冒出第二个像大同社这样的贼寇了。”

    而后他压低声音,谨慎地说:“徐晨虽然是贼寇,但他有些措施确实能解决天下面临的问题。像限制地租、打击高利贷、抑制土地兼并,这些都是经世济国的好方法。”

    侯恂立刻断然拒绝,严肃地说:“万万不可行。如果天下太平,这些政策还可以考虑实施。但现在徐晨蛊惑农户,就算实行这些政策,农户也不可能站在我们这边。毕竟徐晨直接分田地,这对农户的吸引力太大了。”

    “反而这些政策会极大地得罪大户,而现在我们正是要团结大户的时候,怎么能制定伤害大户的政策呢?如此不分大义,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永光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现在中原又是旱灾,又是蝗灾,还要供养朝廷的几十万大军,百姓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侯恂眼神坚定,语气强硬地说:“活不下去就去造反?这种不忠不孝之人何必留着,杀了便是。”

    “正是因为有大同社这样的坏榜样,中原的贼寇才动不动就对我们大户动手。流民活不下去就造反,就要抢夺大户的土地。这股风潮不镇压下去,天下必定大乱,到时候百姓只会越来越苦,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一万乱民敢造反就杀一万人,十万万人敢造反就杀十万人,百万人敢造反就杀百万人,杀得血流成河,杀得他们再也不敢觊觎大族的土地。”

    周延儒点头附和道:“大真兄所言有理。大明这几年之所以乱成这样,就是因为有徐晨这样的人动摇纲常,以至于天下大乱。现在我们杀人就是为了维护天下的纲常,只要纲常不乱,天下才能再次太平,即便会牺牲很多人。”

    文震孟也开口说道:“有浮兄,你刚刚说的策略都很有道理,只是做事要有轻重缓急。天下是有一些劣绅,但现在重要的是先把民变镇压下去。等天下太平了,我们再腾出手来整顿劣绅。士绅才是天下的根基,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显然,在场的所有人都倾向于镇压叛乱,尽可能多地杀流民、减少人口,以此来减缓矛盾,而不是损害地主士绅的利益来让北方局势稳定。

    8月9日,山海关。

    祖大寿神情冷峻,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隐含着深深的忧郁和不安。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善于左右逢源、权衡利弊的人,可这次还是中了朝廷那些老狐狸的圈套。

    朝廷内斗年年都有,本来和他们这些将门没什么关系。但偏偏贺涵要对付他们,结果他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现在他竟然要听从那些人的安排,带兵进京兵谏。

    他又不傻,历来外将入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这次是要对付天子。一想到董卓的悲惨结局,他就不寒而栗。

    这次入京要是失败了,他的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只怕全家老小的性命都难保。哪怕侥幸成功,对他来说也未必是好事。以大明重文轻武的传统,他连董卓那样的权势都难以企及。他最担心的是那些老狐狸把谋害天子的罪名栽赃到他头上,那他祖家将会永世不得翻身。

    祖大寿觉得自己现在就像走在一根独木桥上,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将军,我们可以出发了!”张杰意气风发地来到祖大寿身边,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回京城了。

    祖大寿看到意气风发的张杰就来气,他冷哼一声道:“本将终究是被你们这些人逼上了绝路,生死两难啊。”

    张杰一愣,马上赔笑着说:“这次兵谏要是成功了,将军就是天下士绅的功臣,哪里会有什么生死两难的事。”

    祖大寿没好气地说:“难道朝廷还能封我个大将军不成?董卓进京的下场本将可是清楚得很。”

    张杰笑着安慰道:“将军放心,现在整个中原大乱,还有大同社这个强敌,朝廷正需要将军这样的忠勇之士,怎么会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呢。”

    祖大寿听了这话,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他对朝廷那些老狐狸还是有所了解的,只要自己还有利用价值,他们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卸磨杀驴。

    他策马来到大军的前方,大声下令道:“全军出发,发兵京城。”

    在祖大寿的命令下,两万关宁铁骑浩浩荡荡向着京城进发。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