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不抵抗与抄家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273章,不抵抗与抄家 (第3/3页)

州城那历经战火洗礼的城墙上,给这片略显破败的土地增添了一丝温暖。

    徐成召集了所有在陕州的大同社和抗旱会成员。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与关中那些精神饱满的将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个个显得极其狼狈落魄,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头发胡子几乎纠结在一起,几乎每个人都饿到面黄肌瘦,身形如同竹竿一般,走起路来都带着几分虚弱。

    徐成看着眼前这些为大同社默默付出的成员,心中满是愧疚。他走上前,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这一年辛苦你们了。你们做得很好,是当之无愧的大同社员,更是大同思想真正的继承人。”

    说罢,徐成率先鼓起掌来,那掌声在空旷的场地中显得格外响亮。张献忠、王二、高大壮等武将也纷纷响应,跟着鼓掌,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对这些成员这一年来付出的赞誉。

    掌声渐渐停止,徐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我知道你们很疲惫,很需要休息。但是现在每耽搁一天,就要饿死无数的百姓。如今的情况刻不容缓,还需要你们继续出力。

    从今日起,整个陕州进行军管。军管期间,所有的粮食都要充公。你们熟悉陕州的情况,我把陕州当地的士兵留给你们。你们的任务是把陕州所有大户、地主全部关押起来,然后抄他们的家,把他们的钱和粮食都找出来,用这些来赈济当地百姓,从今天开始,陕州任何一粒粮食都不允许买卖,所有人都要粮食配给。”

    徐成心里清楚,这些士兵的老家都在大同军的控制范围内,他们不敢也没必要造反。而且在整个大明,除了大同社,没有地方会给他们三十亩甚至更多的土地,所以他并不担心这些士兵会有二心。

    “遵命!”现场的大同社员们几乎是含着热泪说出这句话,他们早就在心中盼望着这一天,盼望着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赵良为陕州知州,你的任务很重,不仅要抓住那些地主士绅,还要给农户分地,同时还要组织农户帮大军运输粮草物资。为了尽可能帮助中原的农户,运输粮草的任务就全交给你们了。一定要想办法让当地的农户活下来。”徐成再次强调任务的重要性。

    “遵命!”赵良等大同社员齐声回道,声音坚定而有力。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10月 27日,山西省,平阳府,蒲州。

    第四师出潼关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势如火。他们先后攻克蒲州、解州、临汾等地,在十余日的时间里,就占据了大半个平阳府。此役,他们击杀两千明军士兵,俘虏上万,明军面对他们的进攻毫无抵抗之力。

    11天的时间里,大同军几乎每天都要攻占一座城市,他们进攻的效率和他们的行军速度成直接关系,这一路上的明军几乎没有一丝抵抗力。

    但10来天的进度,他们一路行军了500余里,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参谋长吴亚军认为大军需要休整,他向师长赵胜和监军黄松年建议道:“师长、监军,士兵们连日征战,已经非常疲惫了。如今我们占据了大半个平阳府,是时候让大家休息一下,恢复体力,以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赵胜和黄松年商议之后,认可了吴亚军的想法。

    虽然士兵们开始修整,但大同社和抗旱会的成员们却没有闲着,他们在王如金的带领下,开始行动起来,准备清算当地的士绅大族。

    蒲县是此次清算的中心,这里有两大家族格外引人注目。一家是出过首辅张四维的张家,另一家则是出过宣大总督王崇古的王家。

    这两大家族不仅是官宦世家,家族中有多位子弟在大明担任高官,更是整个山西首屈一指的富商家族。张家垄断了北方的盐业,每年的收入上百万两银子以上;王家则拥有塞外的商路,而且两个家族还共同经营着钢铁作坊和钱庄,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高俊领着一营士兵,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张家大院。刚一踏入,众人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栏玉砌精美绝伦,墙壁上的堆金立粉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整个大院布局考究,端庄大气,尽显富贵奢华。

    高俊他们这些士兵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看到这座宅院,还是觉得仿佛到了传说中的紫禁城一般。那股浓郁的富贵气让士兵们都不自觉地畏手畏脚起来。

    王如金看到士兵们的样子,严厉地说道:“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张家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财富,如今通通都要偿还回去。大家怕这些地主老财做什么,这些人被我们打死的还少吗?”

    王如金的话让士兵们如梦初醒,他们纷纷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一个士兵小声嘟囔道:“对呀,俺们在关中抄了多少大族的家,可不能让这些山西老财主小瞧了俺。”

    张家大厅内,张氏一家老小都惊恐地看着这些冲进来的士兵。张家的现任家主是张辇均,他是张四维的孙子,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但今日这一幕,还是让他感觉到一丝悲凉。他看着王如金说道:“贤侄真要做的这么绝吗?”

    王如金指着周围雕栏玉砌的宅院,义正言辞地说道:“你张氏家族,上不能辅佐天子安稳天下,下不能赈济乡人维持地方稳定。你们张家则不配拥有现在的财富。这些财富本就应当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张辇均长叹一声,说道:“成王败寇而已,我张家三代积累的家业,被你大同社夺走,老夫输得心服口服。但你们把这些财富散给百姓,这又是何必呢?自古以来百姓愚昧,他们又能记得你们几年的好?”

    王如金笑道:“百姓为什么要记我们的好?我大同社本就来自百姓,我们和百姓本就是一体,何必分开来看。今天你张家就是败在百姓的手中。”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