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借师助剿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281章,借师助剿 (第3/3页)

让人喘不过气来。崇祯满脸怒气,他实在忍不了心中的怒火,随手砸了不少茶盏来发泄。宫女、侍卫和太监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王承恩担忧地劝道:“陛下,您可不要气坏了身子,这些臣子不值得。”

    崇祯气得满脸通红,大声说道:“满朝皆是奸臣,真后悔没有听贺卿的话,几年前要是组建了保皇党,朕也不会困居在这紫禁城当中。”

    自己现在不仅成了徒有其表的牌坊,还成了背锅的对象,这怎能不让他气愤。

    就在这时,曹化纯匆忙冲进来,大声说道:“陛下,贺总兵的书信。”

    崇祯眼睛一亮,急切地说道:“快拿过来!”他接过贺涵的书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

    书信中,贺涵根据大明此时的局势,为崇祯划定了出路。虽然当时贺涵还不知道洛阳城已经沦陷,但他根据大明此前的战报,就已经敏锐地判断出洛阳城不可守,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崇祯,整个北方已经守不住了。

    他建议崇祯放弃北方,从天津卫渡船,南巡江南,这是大明唯一的生机,北方干旱连连已经不可守,但南方却是大明的财政来源,湖广更是大明最大的粮仓,掌握江南朝廷还有喘息之机。

    贺涵还指出,从这次的大战已经可以看出,大明九边将门勋贵已经彻底腐化,难以作为天子的屏障,更不可能抵挡得住大同军。大明即便是有权有粮,但如果军力太差,依旧会守不住江南之地。

    崇祯看到这里,不禁感叹道:“贺卿真是明见万里。”

    他已经知道了洛阳城沦陷的详细情况,了解到大明将门在洛阳沦陷时的所作所为后,他已经不再生气,而是感到无比的绝望。

    这些人已经不能用蠢笨如猪来形容,他们被大明的潜规则固化,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哪怕是傻子,也不会在打仗的时候收缴士兵手中的钱粮。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崇祯彻底对大明圈养了200多年的勋贵和将门失望了。他明白靠这些人,大明的江山再广大,也会被他们全部葬送。

    崇祯继续往下看,贺涵在书信中还提到,陛下去江南之后,若想保住半壁江山,只有和江南的士绅结盟,此战之后,东林党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陛下要抓住机会主动组建一个属于陛下的党社,以此稳定江南的政局,避免党政争继续激化。

    同时陛下要放开招兵的限制,由士绅出钱出人组建军队。这些士绅自己组建的军队,不会出现贪污军饷、克扣士兵的情况,大同社要士绅的土地,要士绅的钱财,还要把他们连根拔除,他们没有投降的选择,也没有投降的余地。

    这些由士绅组建军队的战斗意志会比将门组建的士兵更高。至于大明会造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贺涵告诉崇祯,这些是朝廷还存在才能思考的事情,如果大明的江山都灭亡了,那这些事情就轮到徐晨去解决了。

    陛下不想成为傀儡,要主动抓住兵权,到了江南依靠神机营,重组京营,如此大小相制,再加上大同社在外的威胁,天下的士绅必然会团结在天子身边,如此大明江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崇祯看完贺涵的书信后,用旁边的蜡烛将书信点燃,看着它慢慢烧成烟灰。他眉头紧锁,心中十分纠结。他能感觉到贺涵是真的为了大明江山殚精竭虑,甚至贺涵为自己想到的出路,连他都觉得是最好的安排,不像周延儒摆明的是让他这个天子为他背锅。但即便贺涵为他考虑这么多,他也有很多顾虑。

    第一,他担心去了江南也未必能保得住大明的半壁江山。大明的军队主力全在长江以北,去了江南哪里还有可战之兵?

    哪怕是士绅要组建军队,朝廷要组建新军,那也是要花时间的,大同社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只怕大同军一进攻,江南之兵也会是溃败的局面。

    第二,崇祯不愿意放弃北方这广大的领地。他知道如果这样做了,在后世只怕会和宋徽宗、宋钦宗一样,成为昏君之流。他还是要顾及后世的名声,放弃半壁江山这种重责,只要一想就把崇祯压的喘不过气来。

    第三,江南是东林党的地盘,江南的士绅200多年来一直有不臣之心,他们会像贺涵说的一样,团结在朕的身边?

    崇祯更担心自己去了江南之后,连个傀儡皇帝都做不了。这大半年来,他已经受够了做傀儡皇帝的滋味,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但如果真想保住大明北方的疆土,他又从哪里找来可战之兵呢?与女真人议和,借师助剿的策略,就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在不断地诱惑他。

    话分两头,出了紫禁城之后,几位东林党的巨头聚在了周延儒的府邸。不过,只剩下钱谦益、文震孟、李标、韩爌几人。黄道周、刘宗周两人已经表示和周延儒割席断袍,不再和他来往,同时他们还宣布退出东林党,以后再也不是东林党人。

    在书房里,周延儒满腹委屈地说道:“借师助剿本就是朝廷现在应对大同贼寇最好的方法。黄道周说某是奸臣,怎么不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钱谦益摇了摇头,说道:“女真人臭名远扬,你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应该在大庭广众当中说出来,而是应该暗中谋划。”

    李标也说道:“幼玄他们书生意气,自然不理解玉绳你的苦心。”

    他没有那么多矫情,大同军已经快打到他老家了。他知道,到时候抄家上吊、扫大街、挑大粪,总有一条会落到他头上。真让他做这些腌臜之事,他情愿去死。所以在李标看来,借师助剿是权宜之计,可以实行。女真人再野蛮,皇太极也还守着大明的规矩,而大同社却在全面摧毁华夏几千年来的规矩。和女真人比起来,大同社反而更可恶。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