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崇祯的安排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293章,崇祯的安排 (第2/3页)

的旱灾打的措手不及,没办法赈济中原的百姓,导致军心民心全失,中原士兵面对大同军纷纷投降,朝廷一败涂地。

    今年也没听他的话,立即南下,以至于他需要用这种极端的手段来逼自己南下。

    而想到这里,崇祯仿佛一下子理解了贺函当初内心的无奈。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辜负了这位忠心耿耿的“戚少保”。

    朝廷能不能打得赢大同军,随着大同军来到了直隶,崇祯已经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了。敌人仅仅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关中打到了直隶,而朝廷的这些军队,连维持京城的稳定都做不到。靠着这些大军守住北方,甚至还要击败敌人,崇祯知道,当初自己想得太天真了。

    他缓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阴沉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南下江南,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或许也是他如今唯一的出路。可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北方的大片领土,放弃祖宗打下的江山。想到这里,他顿时觉得羞愧无比,脸面无光,祖宗传到他手中的江山要丢了。

    崇祯转向身旁的李轩,声音低沉而疲惫地问道:“李爱卿,你对朕说说,凭朝廷现有的力量,究竟能不能守得住京城?”

    李轩闻言,眉头紧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同军的强大。

    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同军长驱直入上千里,那强大的动员力、组织力,以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朝廷那些暮气沉沉的军队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即便京城驻守的全是像秀子营那样的精锐部队,都未必能够守住这岌岌可危的京城,更何况如今守在京城的大多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实在堪忧,这京师的结局只怕也会和洛阳城一样,坚守不了几日就会崩溃,但这样的话他很难对天子说出口。

    看到李轩沉默不语,崇祯心中已然有了答案。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嘲道:“朕明白爱卿之意,终究是朕太过不切实际,还心存那万分之一的侥幸,想着可以胜利。”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愧疚,缓缓说道:“是朕负了贺爱卿,以至于贺爱卿要以死进谏。如果朕今日选择逃走,只怕他日在黄泉之下,也没脸见太祖皇帝和大明的历代先帝,更没脸见贺爱卿。这条路是朕自己选的,那朕就走到底,也算是对贺爱卿有个交代了。”

    “王承恩。”崇祯提高了声音严肃道。

    “奴才在。”王承恩连忙上前,恭敬地答道。

    “去,把皇后、两位贵妃、太子全部招来。”

    “奴才遵旨!”王承恩领命后,匆匆离去。

    “曹化纯!”

    “奴才在。”

    “你去请文震孟文爱卿。”

    “奴才遵旨。”曹化纯也快步退下。

    崇祯转身走到桌前,将贺函的书信放在一个烛台上面,看着火焰慢慢吞噬着纸张,直到它烧起来才放手。火焰摇曳了一段时间,便将书信烧得干干净净。

    没多久,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他的长女朱幼微,还有年幼的太子,都匆匆来到了坤宁宫。周皇后等人一踏入宫殿,便感觉到现场的气氛格外压抑和凝重。这段时间以来,叛军距离京城越来越近,亡国之君的妻女下场往往十分悲凉,看看宋史便知。所以,她们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崇祯少多少。

    崇祯缓缓走到周皇后身边,轻轻拉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愧疚和柔情:“皇后跟着朕受委屈了,以后就要多拜托皇后照顾慈良。”

    周皇后察觉到自己夫君有托孤的想法,顿时惶恐不已,声音颤抖地喊道:“陛下!”

    崇祯的目光落在年幼的太子朱慈良身上。朱慈良出生于崇祯二年,去年被封为太子,如今才不过是个 2岁的娃娃,这样一个稚嫩的孩子,真的能承担起复兴大明的重任吗?但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轻轻抱起自己的儿子,柔声说道,也不管他听得懂听不懂:“慈良,以后大明的江山社稷都托付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长大,亲贤臣,远小人,不要像你父亲一样刚愎自用、昏聩无能,败坏了大明的江山。朕已经败坏了一半的大明江山了,如果你再败坏另外一半,我大明就亡了。”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走进来,高声禀报:“陛下,文学士到。”

    崇祯转头对身边的人说道:“来人,把皇后等人安排到偏殿。”

    而后,他整了整衣冠,接见文震孟。文震孟一进殿,便恭敬地行礼:“臣文震孟参见陛下。”

    崇祯示意他起身,神情严肃地说道:“爱卿,京城即将面临大战,这场大战的胜负难以预料。朕正想派太子镇守江南,不知道爱卿愿不愿意带着太子巡守江南?”

    文震孟微微一怔,他看着天子,心中十分疑惑,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