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清理硕鼠 (第1/3页)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3月 9日。
京城郊外,水湾庄被一层淡淡的晨雾所笼罩。初春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几场春雨过后,湿润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被冰雪禁锢了几个月的北方大地,终于开始泛出了点点绿意。雪水和雨水汇聚在一起,欢快地流淌着,灌满了大大小小的河流,那潺潺的流水声,悦耳动人,对干旱了几年的北方来说,几年雨水并不算丰富,只能算是正常,但即便是正常雨水已经让农户喜出望外了。
水湾庄的村民们,早早地就忙碌了起来,带着农具在自家的土地上耕作。
李二狗扛着崭新的铁犁,来到一块已经冒出绿草田地旁激动道:“这就是咱家的地地,有了这块地咱们以后都能吃饱饭。”
他家以前是有8亩土地的,他父亲即便是全家要饿死都没有卖出这八亩土地,后面他真饿死了,但在临死之前还压他保证要保住这些土地,但他终究还是没有保障,而现在他手中有30亩土地,他发誓谁也不能夺走这些土地。
他的妻子翠娘笑道:“俺们好好干!”
李二狗把犁头深深地插入泥土中,用力地拉了起来。随着犁头的翻动,黑色的泥土被翻了起来,散发出阵阵清香。翠娘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扶着犁把,确保犁头能够沿着直线前进。他们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一会儿,就耕好了一大片地。
虽然农耕是一项极其劳累的工作,但李二狗和翠娘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容。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饱受了朝廷的苛捐杂税之苦,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每到收成的季节,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被官府,地主收走了,剩下的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去借高利贷,结果却陷入了更深的债务陷阱,夫妻俩被税收和高利贷折磨的麻木不堪,他们的父母更是直接饿死。
然而,自从新朝建立以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地主全家被发配到辽东了,他们的高利贷被烧了。
新朝的官府不仅给他们分了土地,还发给他们种子和农具,并且承诺只收取三成税,一亩地收他们三斗粮,他们家30亩地收九石粮食,没有杂税,没有摊派,辽饷,剿饷,什么饷通通都没了,人头税也没了,徭役也没有了。
三十亩地余下的二十多石都归他们自己的,剩下的时间婆娘织点布,他再打点短工,努力干一年,全家不但能吃饱饭,还能结余几石粮食,攒个两年他再买头耕牛,再买两头小猪,那就是地主家的日子,所以小夫妻俩是充满了干劲,半天时间就跟出一亩多的田地。
“二狗哥!”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田边传来。二狗停下手中的动作,直起腰,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春生正迈着大步朝他们走来。
二狗看着来人,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原来是春生啊,你不忙着耕地,咋跑到这儿来了?”
春生走到近前,微微喘着气。与穿着破破烂烂、衣服上补丁摞补丁的二狗相比,春生身着一套当下京城流行的大同服,那崭新的布料,全身上下没有一个补丁,显得格外精神。
二狗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春生的衣服上,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春生可真是运气好,之前被朝廷抓了壮丁,大家都以为他这一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会死在战场上。
可谁能想到,春生居然遇到了菩萨一般的大同军。春生回忆起那段经历,眼中满是感慨:“俺被大同军抓了之后,他们不但没杀俺,还给俺们每人发了一套全新的衣服和鞋子,放俺们走的时候,还塞给俺一两银子当路费呢!”这段经历让村里的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春生定了定神,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俺来找你,是想叫上大家一起去村长家,让他把耕牛交出来给大伙用。那些牛又不是他花钱买的,是朝廷给咱村的,凭啥他一个人霸占着?”
说起村里的耕牛,这可是大家的一块心病。大同社为了帮助村民们更好地耕种,不仅给每家每户分发了新的农具,还专门从草原上购买了大量的耕牛,每个村都分到了三头。可水湾村的村长龙二,却干出了让人不齿的事。
龙二原本就是村里的地痞无赖,平日里游手好闲,专爱惹是生非。自从大同军来到村子,他见风使舵,第一个跳出来教训地主,成了所谓的积极分子,后来竟然当上了村长。可这一当上村长,他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他先是霸占了地主原本的屋子,分地的时候给自己挑的全是上等的好地。现在,连村里的三头耕牛也被他据为己有。
他每天只让耕牛给自己家耕地,等自家的地耕完了,就借口耕牛太劳累了,不允许其他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