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清理硕鼠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312章,清理硕鼠 (第3/3页)

,傅山派人到村里一调查,随便问了几个村民,龙二的恶行就被证实得清清楚楚,傅山当即判龙二流放辽东屯垦。

    但即便是审判了龙二,傅山还是担忧顺天府有更多的龙二,于是他又派人到顺天府的其他村庄收集信息。

    这一查,可不得了,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那些大同社任命的村长,大部分都没学到什么农耕技术,倒是把地主作威作福的派头学得十足。像龙二这样霸占耕牛的不在少数,还有的村子大同社发了抽水机,也被这些人据为己有,其他村民想要用抽水机就要交钱交粮食。

    大同社的好政策到了他们手里,根本执行不下去,有的虽然让村里人一起用,但也是百般刁难;有的干脆就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傅山看着手里的调查结果,眉头紧锁,直隶比不得山西行省,在山西行省,他们有大同社员,抗旱会员,他们也在当地发展了一年多,有上千读书人成为大同社员,当地的农户更是大部分都加入了抗旱会,所以像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没有发生,但出现的很少,在他们大同社的控制范围内。

    但在顺天府,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像龙二这样的人,这种情况说是硕鼠遍地也不为过,大同社的资源本就不多,还被这些硕鼠贪掉,影响农业生产。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要组建顺天府的抗旱会,才能最大程度地杜绝这种事情发生。”

    但他手中根本没这么多人才,也很难把抗旱会铺满整个顺天府的农村,他只能把顺天府农村的实际需求、存在的问题等,一一写成奏章,希望能得到徐晨的支持和指示。

    几天后,傅山的奏章送到了徐晨手中。徐晨在元府中仔细阅读着奏章,他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立即派人去召常五和李文兵几人来到府商议对策。

    不一会儿,常五和李文兵陆续来到了首府。他们行礼之后,徐晨将傅山的奏章递给他们,说道:“你们先看看这份奏章,了解一下北方农村的情况。”二人接过奏章,认真地阅读起来。常五和李文兵的脸色也随着阅读的深入而变得凝重。

    待两人看完之后,徐晨看着常五说道:“不能让北方农村继续这样失控下去了。要加快抗旱会在北方四省的发展,全面开展抗旱和恢复生产的工作。常五,你去关中征召优秀的抗旱会员来中原。要保证每个村都有抗旱会成员,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村民开展抗旱工作。”

    常五皱起了眉头,面露难色地说道:“整个北方的村落星罗棋布,数量众多。哪怕把关中的抗旱会员全部调过来填进去,也远远不够啊。”

    哪怕是关中,也极其缺乏抗旱会的成员,尤其是那些上可以修水渠,水坝,下能种地增产丰收的抗旱会优秀成员,即便是关中都是比较稀缺的。

    以前这些人会优先吸纳进都督府当真,成为官员,关中上百县城,有三分之一的县令都是抗旱会成员出生,成为都督府官吏的更占了四分之一,抗旱会可以说成了都督府的人才库。

    尤其是这一次大同社攻占北方之后,刘永征调了更多优秀的抗旱会员进入中原为官为吏,此时徐晨想要让抗旱会员遍布整个中原,常五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徐晨想了想道:“加大对讲习所的投入,对抗旱会成员的培训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不需要培养什么天纵奇才,只是培养一些优秀的农夫,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卫生知识就行。

    你要把抗旱会这几年积累的经验总结成册,弄个抗会员速成手册。让抗旱会成员看着这书籍,清楚到了农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一来,成批量的培养出抗旱会员,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让抗旱工作有序开展。”

    常五听了徐晨的话道:“某知道怎么做了。我这就去关中,挑选优秀的会员,同时组织人员编写经验手册,加大对新成员的培训力度。”

    接着,徐晨又将目光转向李文兵,神情严肃地说道:“我们一下攻占了四个行省,在发展的过程中。

    你们督察院准备好一批精兵强将,等春耕结束之后,分别在山西行省、河南行省、山东行省、直隶行省,把这群硕鼠一个个抓起来。然后再把我们可靠的人安插在农村担任相应职务,确保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徐晨顿了顿,又着重强调道:“尤其是山东行省和直隶行省,这两个行省是我们势力的薄弱地带,不管是大同社员,还是抗旱会员都比较少,那里的硕鼠肯定更多。”

    李文兵挺直了身子,坚定地说道:“放心,我们督察院一定会全力以赴,彻查各地的不良分子,保证北方农村的社会秩序和生产恢复工作顺利进行。”

    以后还是以小见大,多写写封建的剧情。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