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复社考察队与论战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319章,复社考察队与论战 (第2/3页)

    南直隶却从五月开始滴雨未下,南方大大小小的河道水位猛烈下降,农户每日忙碌在田地当中浇水,江南刚掉下来的粮价又开始上涨。

    高登道:“这好像是徐晨弄出来的抽水机,一架这样的抽水机要400两银子,你确定江南的农户买得起?”

    张溥皱眉头道:“难道江北的农户就够买得起?”

    高登道:“江北还真有不少百姓买得起,江北的百姓都分了土地,少的也有十几亩,而且大同社还会半买半送。用粮食来偿还货款等多种手段来支付,大同社一购买就是几千台起步,一次就是几百万两银子,你们觉得朝廷能拿的出来。”

    张溥不言语了,对现在的南明朝廷来说,只要不说钱,一切都好办,但只要一谈到钱,六部的尚书都要打起来。

    前日,福建总兵带着他的水师返回了福建,原因就是朝廷拖欠他们三个月军饷,这可是保卫金陵的水师,已经是朝廷唯一比大同军强的力量,是阻止他们南下的生命线,但即便这样朝廷该欠饷还是欠饷,甚至朝廷还觉得郑芝龙垄断海贸,每年赚上百万两银子,这饷银就应该他自己拿出来,气的郑芝龙大骂朝臣竖子不足与谋,直接带着自己的船队回老家去了。

    现在一听,大同社轻轻松松拿出几百万弄出这样的机器教给农户抗旱,所有人的心情复杂,他们复社宗旨就是朝廷少干预民间的活动,税越少收税,最好不收税。

    像大同社这样的大政府,高税收,即便秩序再好,也不是他们想要。

    张溥等人怀着复杂的心情进入扬州城,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瞬间让他们惊呆了。街道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马队和车队川流不息,仿佛是一条流动的财富长河。然而,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在这里竟然看到了大量的红毛人。这些异国人有着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睛和奇特的服饰,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溥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他们知道大同社并不实行海禁,甚至还利用海上的船只去南洋运输粮食,但却没想到仅仅大半年的时间,就有这么多海外的商人来到扬州城。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在扬州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大同服、披着短发的百姓。一条街道走过去,几乎有一半的百姓都是这副打扮。要知道仅仅一年前,大同社还没来扬州的时候,扬州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保留着传统的服饰和发型。

    但就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扬州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变成了一个番邦异国。他们为大同社的影响力感到震惊,没想到改装易服居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张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气愤地说道:“这成何体统?我中原之人衣服一向右衽,衣服中衽是连蛮夷都不会做的举动。”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认为这种改变是化夏为夷。

    高登却不以为然,他平静地说道:“这一点我却站在大同社这一边。大同社的服装和发式都是为了方便做事。只要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炎黄子孙,那就足够了。老祖宗能够决定发饰、服装,我们为什么不能,等再过几百年,我们也是老祖宗。

    我在江南还看到了男穿女装、女穿男装这样阴阳颠倒、混乱不堪的局面,这种情况复社都没有说礼乐崩坏。为了方便百姓做事情弄出来的服装,你们却说礼乐崩坏。

    如果你们复社就这点水平的话,我很担心你们积累的名声将会一朝丧尽。我见过徐晨骂人,骂得极其凶狠,两位还是不要去找骂的好。”

    张溥却自信满满地说道:“论学问,某自认为不会输给徐晨。”

    高登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如此自信就好。”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对张溥的并不看好。

    你们可能不知道,大同社除了会文斗还会武斗,你张溥嘴皮子耍的再厉害,能厉害的过徐晨手中的铁棍,当年在延安府上百大同社员打的上千延安士子嗷嗷叫。

    你要说这是野蛮人的行径,大同社马上会反驳,君子六艺有两项都和武艺有关,不能打的读书人,根本不能算正统读书人。

    一行人在扬州的一家客栈住下后,张溥立刻派人送来论战之帖。帖子上写着,他们复社这次来江北,主要是想和大同社切磋学问,没有官方往来的意思。

    毕竟现在双方可以算是生死仇敌,南明朝廷下了旨意,有议和者斩,张溥也不敢明面违反这条圣旨。他只能以切磋学问为幌子,来试探大同社的虚实,同时也想在学问上证明复社的实力。

    而张溥也不愧是大明的第一名士,他刚下踏客栈,扬州各路报刊的主编,江南逃过来的学社魁首都纷纷求见,一时间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而在另一边,扬州府内,赵云飞、刘亚雄、陈诚三人得知复社等人到来的消息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斗志。

    尤其是刘亚雄和陈诚两人皆是读书人,他们对于和大名鼎鼎的复社以及张溥等人交流学问充满了期待,把他们踩在脚底下,我就是明士了。

    陈诚激动道:“想找社长论战先过我这一关,我去叫社员准备木棍,大家在文庙论战一番。”

    本来按照大同市的惯例应该是准备铁棍的,不过扬州这边没多少压水井,自然也找不到那么多铁棍。

    刘亚雄白了他一眼,说道:“粗鄙,论战当然得先礼后兵,哪有一上来就动手动脚的,江南的读书人孱弱,你可不要吓到他,这事儿交给我,我保证让张溥他们输得服服帖帖的。”

    张溥,江南第一名士,不先驳倒他,反而直接撂倒他,这多浪费机会。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7月 13日,扬州府文庙。

    今日的文庙热闹非凡,宛如一个盛大的集市。扬州附近的读书人学社成员们身着长衫,手持书卷,神色激动地赶来;报刊的主编们带着纸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