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崇祯:回家 (第3/3页)
为前朝的崇祯做皇帝如何?”
春生的脸色立刻变得鄙夷起来,说道:“崇祯皇帝那就是个无能的昏君。以前他哥哥当皇帝的时候,虽然读书人传说他很昏聩,重用太监,是一个昏君,但当时的日子还能过得下去。
等崇祯当皇帝之后,关外的女真人就杀到了直隶,俺父母死在了女真人手里。后来朝廷的官兵又来了,他们也来抢俺们村,俺躲在村外才逃过一劫。
好不容易等这些女真人、官兵走了,朝廷又要加税,又要征调民夫。他当皇帝不到 5年时间,俺死里逃生好几次,去年被抓到京城差点就没活下来,这就是一个大大的昏君。”
春生越说越激动,接着说道:“大同社才是真正的好,对俺们老百姓是真的好。俺们没有地,他们就给俺们分地;朝廷的税收高,大同社就给俺们减少税。就说这次发洪水,以往朝廷根本不会管俺们,但现在大同社又是给俺们发放粮食,又是给俺们准备救灾的物资,哪里遭了灾还会转移安置,大明朝廷就只会收钱。”
春生的话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了崇祯的心。他羞愧不已,虽然有很多人说他是昏君,但从春生这个农夫口中说出来,给他带来的打击更大。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春生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悔恨。
“村长,村长!”二狗在河堤上大声呼喊着,因为河堤泥泞不堪,他不敢跑得太快。
“什么事?”春生大声问道。
二狗气喘吁吁地跑到他们面前,说道:“北面的皇陵被淹了,朝廷让我们注意要加派人手在河堤,看到有溃坝的地方,马上用沙袋堵住,一定不能松懈。”
崇祯着急地问道:“哪座皇陵被淹了?”
二狗说道:“好像说是庆陵。”
这犹如五雷轰顶一般,让崇祯瞬间呆立在原地,那是他父亲的陵墓,老天爷还是不肯放过他朱家,即便现在北方是大同社的地盘,但灾难还是降临到了朱家的陵墓上。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神中充满了痛苦。
春生却松了口气,说道:“那里没多少人,也没有村落,淹了就淹了吧。”
在他看来,皇陵被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村庄。
而就在这个时候二狗忽然指着他不远处的一个小漩涡道:“这里有缝隙了!”
春生看过去,果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漩涡,他脸色大变,把自己脖子上的哨子吹响:“滴滴滴!快来人把沙袋搬到这里来,堵住缺口。”
春生和二狗两人连忙跑到岸上最近的沙袋停放地。
崇祯却有点受不了最近的打击,看着那漩涡道:“临死前也为大明的百姓做件好事吧。”
说完他跳进了水中,堵在那个漩涡当中。
搬着沙袋冲过来的春生大惊道:“大家快把沙包丢下去,把朱先生救上来。”
下水湾全村村民都陷入了紧张的抗洪救援当中。
京城,总理大臣府内。
刘永、李文兵、郭铭、蒋乡泉、常五等大同社高层汇聚一堂,共同商议直隶抗洪事宜。现场气氛十分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顺天府尹傅山脸色严肃地说道:“昨日温榆河决口,昌平爆发洪水,淹没了明皇室陵寝庆陵,今日下水湾村也出现了管漏,好在他们围堵及时,没有酿成大祸。
但昨日今日发生的这两起溃堤之事,也表明京城附近堤坝已经快要扛不住了。
永定河、白潮河、凉水河已经涌入了大量的雨水,因为大明几十年没有修水利,光这个月就出现了三次决堤事件。但雨水还在下,这些堤坝已经极其危险了。因为这次的水灾,直隶附近的粮食必然减产。我认为现在,应该放弃一些低洼村镇,以此来保住直隶其他地方。”
刘永皱着眉头,问道:“你想要放弃哪些地方?”
傅山指着地图说道:“京城西北的海淀村、朝阳村这一片,还有靠近通州地区,用这片地区泄洪,保住顺天其他地区的土地。”
郭铭惊愕道:“这片地区可是有三万百姓,十几万亩良田。”
傅山道:“再不想办法卸洪,淹掉的就不是十几万亩土地,而是几十上百万亩。当地百姓的损失由我们大同社来承担。”
常五皱眉头道:“那这3万百姓又如何安置?京城房屋短缺可找不到安置如此多百姓的地方。”
傅山道:“先安置在紫禁城当中,等洪水退去再让他们回乡。”
刘永看了看京城附近的地图,又看向屋外的天空。天空依旧乌云密布,“轰!”一声惊雷响起,仿佛是老天爷在警告他们,这场雨不会如此轻易结束。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那就表决吧,同意将海淀村、朝阳村这片土地作为泄洪区的举手。”
傅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李文兵也缓慢地举起了手,而后郭铭、蒋乡泉、常五也相继举手,连刘永自己也举起了手。
“好,表决通过!傅山你们顺天府要安置好灾民,缺少任何救治物资都可以上报到总理府来。”刘永严肃地说道。
“遵命!”傅山坚定地回答道。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