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女真人的朝鲜勤王军 (第2/3页)
像皇太极这支极端汉化的女真人,大部分女真人是把自己看成是游牧民族的一份子,他们更加认可占据草原的战略,只是因为大明太垃圾了,进攻中原利益更大,所以他们才支持皇太极。
但其实整个女真政权当中,除了像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精英,根本没有多少女真高层认为他们可以攻占中原。
而现在中原有一个强盛的大同军,那么他们调转方向进攻大漠就是一个好的战略了,再这样继续待在辽东,他们只能被大同军困死。
皇太极听了两人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眼神中透露出犹豫和挣扎。
盛京是辽东最大的城池,如今却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战略上是死地他早知道。皇太极并非没有想过迁都到抚顺,只是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实在难以权衡。
一方面,他担忧八旗旗主等高层不会同意迁都。盛京已经被女真人开发多年,这里遍布着他们的庄园,是整个辽东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区域。迁都到抚顺,意味着盛京很快就会失守,八旗高层的这些土地,庄园等财富将会全部丢失,他担忧八旗将领不会同意。
而且迁都抚顺,女真人的势力将一下回到努尔哈赤造反之前的状态,他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将会退化成部落时代,他父汗时期的女真人能够适应深山老林的生活,但如今的八旗子弟,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只怕未必能适应这种艰苦的环境。
另一方面,迁都到抚顺,女真人的势力将彻底远离中原文明。皇太极一直怀着入主中原的想法,渴望有一天能够入成为天下共主。但如果迁都到抚顺,金国彻底隔绝在中原文明之外,他就真的只能当草原人的大汗了。
然而,现实却容不得他有太多的犹豫。今年的粮食危机如果不解决,金国将会彻底崩溃,国家将不复存在,再次沦为女真部落的状态。
就在女真臣子各抒己见,为攻略朝鲜与迁都之事激烈讨论时,皇太极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宁完我等一众汉人文臣。只见他们个个低头垂目,一言不发,宛如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他心中的怒火瞬间升腾起来,他自认为对这些汉人文臣有知遇之恩,平日里对有才能的人更是委以重任,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有才能的汉人也是给优厚的待遇和尊重。
可如今,金国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这些人却表现得如此冷漠。甚至看到金国局势不妙,起了异心,想要投靠大同社。
要不是大同社瞧不上这些出卖祖宗之人,金国还不知道会出现多少叛徒。即便他们留在金国,对朝堂上如此重要的政务也是缄口不言,仿佛事不关己。
皇太极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开口道:“现在我金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各位有何建言?不妨畅所欲言。”
宁完我等人原本还在低头沉思,听到皇太极的话,这才抬起头来,顿时被皇太极那极其严肃的脸色吓了一跳。皇太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杀气,仿佛在警告他们,如果不给出一个像样的建议,就要拿他们开刀问罪了。
宁完我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知此刻自己必须站出来说话了,要不然就没机会说话了,他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说道:“陛下,索尼大人和赫舍里大人已经说得极其完备了。如今大同军来势汹汹,我大金国实力虚弱,当避其锋芒。依臣之见,迁都抚顺或许可解决当前之危机。大同社一心想要征战中原,想必不会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辽东的土地上,我等逃离大同军进攻之后,可以趁着大同军攻占江南之时,趁机攻占大漠,只要金国攻占大漠了,就可以形成宋时南北朝的格局。”
宁完我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太极的脸色。
皇太极听了宁完我的话,脸上的不满之色更浓了,他加重语气说道:“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眼下金国连粮食都得不到,莫说长远的谋划,只怕半年都维持不下去。对于攻略朝鲜的战略,你们有何看法?”
宁完我听出了皇太极语气中的不满,他赶紧思索起来。片刻之后道:“大汗,我认为要发挥我大金骑兵的优势,快进快出。我们此次前往朝鲜,不能在那里过多耽搁,只要掠夺到足够的粮食,就马上逃回辽东。这样可以不给大同军围攻我军的机会。”
就在这时,鲍承先站了出来道:“大汗,某的看法却是相反。朝鲜这步棋若是下好了,或许可以为陛下争取几年的时间。”
鲍承先顿了顿,把自己内心全部的想法说出来道:“如今大同社在朝鲜打击权贵,均田地,试图争取朝鲜民心。但张献忠毕竟不是朝鲜本国人,此人天然难以被朝鲜人接受和认可。
朝鲜王和两班大臣在朝鲜的影响力依旧很大。盛京之中还有不少从朝鲜逃过来的两班大臣,陛下应该好好利用他们。这些人在朝鲜有着深厚的关系和根基,我们可以借助他们,组织起朝鲜的百姓。
鲍承先想了想道:“陛下,可以假借朝鲜王名义,利用这两班大臣,组建一支朝鲜勤王军,我等宣告朝鲜的百姓,此次来朝鲜是为了救朝鲜王,消灭叛逆大同军。
并且大肆宣扬大同军消灭了明朝,关押了大明的皇帝,是大明的叛军,几十年前万历帝派遣几十万大军击退了入侵朝鲜的倭寇,保住了朝鲜国,朝鲜上下都对大明极其恭敬。如此宣传能引起朝鲜百姓对大同军的仇恨。”
只要陛下组织得当,让朝鲜人在为我们提供钱粮的同时,对付张献忠的大同军。如果此事能够办好,或许可以把大同军的主力拖在朝鲜几年时间,让陛下有时间等待天时巨变。
如今中原旱灾不断,大同社也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而中原只要天灾不断,就是一个王朝崩溃之时,大同社激进的屠杀中原士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