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经济战与南明债券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383章 ,经济战与南明债券 (第2/3页)

坊食堂、街头巷尾迅速蔓延,痛苦的记忆被唤醒,强烈的共情在发酵。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江南的纺织作坊主在扬州彻底“臭大街”了!他们的名字成了贪婪、残忍、毫无人性的代名词。

    这股民愤很快转化为了行动。一些激进的工匠们集体举着报纸,拿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素描画复制品,聚集到扬州府衙门前请愿。

    “严惩江南黑心作坊主!”

    “解救江南受苦的兄弟姐妹!”

    “大同社不能坐视同胞被奴役!”

    “请朝廷出兵,荡平江南,解救万民!”

    口号声此起彼伏,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工匠们朴素的正义感被彻底点燃。

    七月十八日,南直隶巡抚罗伟紧急召集了扬州府及周边地区的公民议员以及主要行业的工商代表,召开特别咨议会。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异常激烈。大家纷纷发言,引述报纸报道和工匠请愿,痛斥江南纺织作坊的“累累罪行”、“反人道暴行”暴行。

    韦毅等作坊主口诛笔伐道:“江南作坊利用奴工进行恶性价格竞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遵守大同社法令作坊。”

    “他们的丝绸,每一寸都浸透着工匠的血泪!这种‘血肉商品’流入大同社治下,是对我们大同社的侮辱,购买他们的仿制产品就是在助纣为虐!我们要现在禁止他们的纺织品进入北方,让这些恶鬼一文钱也赚不到。”

    罗伟高坐主位,面色凝重地听着。他当然明白这场风暴背后的民意基础和作坊主的诉求,更知这是元首准备对江南的经济战。

    经过讨论议会最终全票通过了《禁止奴工制品输入令》的法令。

    七月下旬,扬州码头,依旧繁忙。曹少安的船队再次满载着上好的苏杭丝绸抵达。他志得意满地走下船,准备像往常一样,将这批紧俏货分销出去,再购买江北的货物。

    然而,迎接他的是码头管理署的管事武锋,以及几名神情严肃、臂缠“税务”袖章的工作人员。

    “曹老板,又来了。”武锋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武管事,又来统计税务,您辛苦辛苦!”曹少安满脸堆笑道。

    武锋看却拿着一份盖着南直隶巡抚衙门鲜红大印的布告,直接递到曹少安面前。

    “曹老板,先看看这个吧。巡抚衙门和公民议会刚通过的新法令。”

    曹少安疑惑地接过布告,刚看了几行,脸上的笑容就僵住了。越往下看,他的脸色越是惨白,额头冷汗涔涔而下。

    “这……这……武管事,我等不过是做一些经营的买卖,哪里知道丝绸厂的事情,你看看我的丝绸又没打上印,谁知道是哪家作坊纺的,我又到哪里去知道这是奴工纺织的,还是雇工纺织的?大同社也得讲道理吧。”曹少安委屈无比,我卖廉价的丝绸给你们,你们还要管什么奴工,还嫌工匠的当差时间太长。你大同社的人是吃海水长大的吗?管的这么宽。

    武锋面无表情地打断他:“曹老板,是不是奴工,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法令写得清清楚楚:自八月一日起,你们的丝绸,只要能证明不是奴工织的,我们扬州照单全收。证明不了?那对不起,从哪里来的,运回哪里去!我们不欢迎‘血肉丝绸’!”

    曹少安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证……证明?这……这怎么证明?武管事,您通融通融,这规矩以前没有啊!我们合作这么久”他语无伦次,巨大的恐慌攫住了他。他船上的货,价值数万两白银!如果不能入境,他将血本无归!

    武锋淡然道:“曹老板,你说不知道这些丝绸是从哪来的,怕是在开玩笑,你在金陵的纺织厂雇了300多工匠,当真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做了多久的事,是不是奴工,我们一清二楚,我大同社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曹少安一愣,忽然想起来金陵也有大同社的人,想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并不难。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吗?”曹少安哀嚎道。

    朝廷要征税,上面要打点,好不容易开了一个纺织作坊,大同社还要压着他们去增加工匠的工钱,减少当差的时间,偏偏这几方谁都得罪不起,谁都能欺负他。

    大同十一年(1635年)七月,二十五日,金陵城,文华殿

    盛夏的金陵,闷热潮湿,空气仿佛凝滞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紫禁城上空。

    文华殿内,气氛比天气更加压抑。鎏金兽炉里袅袅升起的龙涎香,也驱不散弥漫在殿宇间的沉重与焦灼。进出的低级官员个个屏息凝神,脚步放得极轻,生怕一丝多余的声响,便引来阁老或尚书的雷霆之怒,这半年来,内阁诸公的脾气,如同江南六月天,说变就变。

    今年,对于南京小朝廷而言,堪称流年不利,厄运连连。

    开年剿灭郑芝龙部,短暂提振的士气,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碾得粉碎。

    三月,江西行省爆发强震,波及大半个江南,江浙处州、余姚、台州等地皆感地龙翻身。屋舍倾颓数千栋,上千百姓殒命瓦砾,数万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朝廷尚未筹措好赈灾钱粮,焦头烂额之际。

    三月湖广亦震!四月,南直隶溧阳、溧水等地遭罕见冰雹雷暴袭击,白昼如夜,冰雹堆积盈尺,砸毁农田十几万亩,房舍千余栋,宛若寒冬突降。五月,江西上饶暴雨倾城,城池顿成泽国;江浙处州洪水肆虐,良田尽没。

    几年前,阁臣们还曾暗自庆幸“天佑大明”,北方旱蝗不断,牵制了大同社南侵的步伐。如今,这上天的“眷顾”似乎调转了矛头,整个上半年,江南大地仿佛成了天罚的靶场,无一日安宁。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六月轰然落下,福建水师主力在澎湖海域全军覆没!总兵吴三桂葬身鱼腹!

    噩耗传来,朝野震动。紧接着,大同社上百艘艨艟巨舰陈兵泉州湾,耀武扬威!虽最终只索要了数千军属家眷屯垦东番便退去,但此举无异于在江南数千里的海岸线上,悬起了一柄寒光闪闪的利剑!

    东番岛易手,海疆洞开!大同水师自此拥有了俯瞰整个东南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