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快要失控的财政与功臣云集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452章,快要失控的财政与功臣云集 (第2/3页)

作坊。

    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中拥有的钱财太少。有一部分巡抚学着罗伟招商引资,而后建立作坊,增加税收,以此来增加巡抚衙门的收入。

    但还有一部分巡抚觉得这太麻烦了,耗时太久了,就盯上了三司使下属的工厂了。

    这些工厂都是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每个的收入那比一个工业区都多。

    以延长石油工厂为例,光靠煤油和沥青,每年的利润就超过了500万两,这些年他们还开发了其他产品,利润每年都在提升,是大同社当之无愧的第一赚钱工厂。

    这些工厂名义上由三司使官吏,但因为和地方上牵连很深,地方的巡抚衙门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让这些利润为地方建设服务。

    像是购买地方的发展债券,又或是在地方建设作坊,名义上是扩张的产业,但实际上却是被地方为地方巡抚工程服务。

    这就让李富很不满了,自己这个计相几乎都被架空了,根本不能控制这些作坊的经营,甚至他们的利润都没有上交。

    偏偏他又是小字辈,现在这批大同社的巡抚,都几乎是元老。比资历,比功劳,他也比不过。

    他现在就无比后悔,早知道会这样,他当这个计相做什么!

    当自己的炮兵师长不好吗?每天教教那些学员如何开炮,如何计算弹道,然后去火炮工厂视察,看看新式的火炮,这日子过得多好。哪里像现在,明明手下有那么多作坊就几乎不能控制。

    听完之后,刘永脸色极其难看,不能再让地方这样继续各行其是了。

    1800万两的财政赤字,这要放在大明就足够亡国了。也就是大同社积累足够,这笔财政赤字还能承担。

    但再这样无序下去,从江南弄到了这3亿两黄金白银,要不了10年就会消耗殆尽。

    统计完民朝这一年的财政收入和开支之后,徐晨去元首府汇报开支收入表道:“元首,不能让下面的地方巡,再继续这样随意扩大开支,去年财政赤字还只有不到800万,今年就增加到1800万了,这还是在想尽办法收缩的情况,再让他们搞下去,我大同社即便有时候金山也要花光。”

    徐晨看完上面的数据眉头紧皱,显然这已经有点地方失控的表现,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每一笔多的开支那都是真金白银。

    而且这个趋势也非常不好,他在后世见多了这种情况不加以限制的话,今年是1800万了,明年可能就要涨到3800万,4800万,直至民朝的财政系统彻底崩溃,而后再重新来过。

    徐晨询问道:“你打算如何制止这种行为?”

    刘永道:“地方巡抚弄钱的地方有两个,一就是工程超支,逼着总理大臣府为他们擦屁股,我打算今年严明制度,再有超支的地方巡抚,由地方巡抚擦,知府弄出来的,由知府擦,县令弄出来的亏空,由县令擦,拿他们的公使钱来填。总之谁挖的坑谁去平。”

    徐晨点头道:“应当要严明制度,权责对等,正好就借着此次的公民议会把这一次的新制度,告诫各地的巡抚。”

    刘永继续道:“二就是明确作坊的管理权,像陕西巡抚黄松年,他今年一年就从陕西的石油作坊,钢铁作坊,纺织作坊用了上千万两银子用来建铁路。沥青马路和作坊,不能再让他们花大同社作坊的钱。”

    徐晨想了想道:“只是抓大放小,大型的作坊严令由三司使衙门来管理,稍微次一点的则交给地方巡抚的衙门。再小一点交给知府衙门,县衙。

    一些小的作坊我们管不过来,也没那个精力管,干脆就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去管,但要和他们说好权责分配,这些作坊赚的钱由他们支配,但亏了钱,也由他们地方巡抚来承担,不要再想民朝给他们擦屁股。”

    刘永想了想,交一些作坊给地方管理,换他们承认那些大型作坊由总理大臣府控制也可以。

    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