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大同的最高目标,能按照自己的志向生活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

    第453章大同的最高目标,能按照自己的志向生活 (第3/3页)

来,旧日豪绅已被清洗,如今还有何处富户?莫非元首是指海外?”

    徐晨微微一笑:“你们或许不知道。仅今年江南地区售出价超十万两的庄园便有三十余座,所得银钱合计超过五百万两。看,这有钱人,仔细找找,还是大有人在的。”

    “五百万两!”这个数字让三人大为震惊。这足以修建千里铁路或两千余里水渠,是一笔足以改变一省面貌的巨款。

    连他们都惊讶天下富商的财产,大同社清洗天下士绅才刚刚过十几年时间,大部分的商贾发家才不到10年呢。

    “这些年工商业发展,海贸兴盛,豪商巨贾积累的财富远超你我想象。”徐晨解释道,“一座十几万两的庄园,于某些海商而言,不过是一年的利润罢了。”

    他缓缓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今朝廷与百姓匮乏,而此辈豪富,自当为国出力,均享富贵。我们可设‘个人所得税’。以月入十两为起征点,十两以下者不征,十两至五十两部分,税百分之五;五十两至五百两部分,税百分之十;五百两至五千两部分,税百分之十五;五千两至五万两部分,税百分之二十……以此类推,累进加征。若有人年入百万,课以四五成之税亦不为过。此税所得,可划为地方税,充实你等藩库。”

    此议一出,黄松年眼中顿时放出光来。陕西富商不少,若真能推行此税,岁入何止增加几百万?能动用的资源未必减少太多。

    陈子昂与魏青也明显心动,大同社养了这些作坊主十几年时间,现在朝廷亏空,自然要拿他们来填。

    徐晨趁热打铁道:“此外,尚可增设‘奢侈品税’。”

    “奢侈品税?”

    “柴米油盐,民生必需品,自不当征税。”徐晨详解,“然如极品龙井、大红袍,价超数十上百两;名酒、烟丝、貂裘、苏绣、蜀锦等,非豪富不能消费之物,便可定为奢侈品,课以百分之十五至三十五的税赋。”

    “另,还可设‘房产税’。人均居所三十平米以下者免税,三十至五十平米部分,税百分之一;五十至一百平米,税百分之二;一百至五百平米,税百分之三;五百至一千平米,税百分之四;千平米以上,税百分之五。如此,既不过度伤及平民,亦可使拥有广厦千间的富贾多承担些社会责任。此二税亦归地方。”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陈子龙、黄松年、魏青三人脸上的愁容早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与期待。若真能如此,地方财源不仅未枯竭,反而可能更为广阔合规财源。

    陈子昂当即拱手道:“元首深谋远虑,如此既能均富贵,又能纾解地方困窘,我等心服口服!我等必全力支持伯衡推行新制!”

    黄松年与魏青亦随之郑重表态支持。

    很快这个消息从陈子昂三人口中传播开了,大同社的各地巡抚对刘永的改制,抗拒心理大减,地方上多了这些正大光明的税,谁还愿意去动歪脑筋,违反制度的去克扣那些钱财。

    至于商贾的意见,大同社高层满不在意,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和商贾深入联姻,双方的利益交割不深。

    在大同社巡抚等级的官员都要在大同报上登记自己的财产,这就导致了任何一个想要进步的官员,他们一般都不会和商贾牵连的太深,要不然的话等庶务部来调查他们的家产,一查有一座庄园,有十几万两银子的家产,只怕元首也会对他们失望。

    另一方面大同社元老知道这些商贾,一年在江南买宅院就花了500多万两,内心感到愤恨不满。

    这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元首待他们不差,各种福利待遇也给足,但再怎么给福利待遇一年也不可能给十几万两,这些商贾趁着他们的东风,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几十万两的庄园说买就买,这也就是民朝开国了,大家还得讲点规矩。要不然你这么多的钱就是过错。

    现在元首要从商贾身上扒一层皮,贴补他们地方的巡抚衙门,他们举双手赞成,一点也不反对。

    于是总理大臣刘永在公民议会上,宣读了这几项新的税制。

    那些工匠议员和农户议员几乎全票通过,反正又伤不到他们的利益,10两银子以上就收税,他们倒是想要有10两银子的工钱,只可惜他们东家不给。

    至于人均30平的房屋,大部分工匠都住在厂房,人均加起来连5平都没有,而且这房子还不属于他们的。农户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最多就是有一些不值钱的稻草房,所以这些税也加不到他们头上。

    只有刘永在商贾大会上宣读民朝的新税制。民朝商贾内心却哀嚎不已,但面上还是保持微笑,表示全力支持民朝的政策,举手全票通过了。

    坐在下面的孔晨感到无比委屈了,他刚买的庄园,按照这个税率,他一年要上交12500两,这个钱足够买一套小四合院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