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战后余波与电力科技树_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507章,战后余波与电力科技树 (第2/3页)

,目光就被吸引住了。

    那个沉迷于骑士、幻想自己是游侠骑士,骑着瘦马、带着矮胖农民侍从,向着风车发起冲锋的拉曼查绅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朱由检看着堂吉诃德一次次不合时宜的“行侠仗义”,一次次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却依然坚持他那套骑士理想,他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自己何尝不像是这个疯狂的骑士?面对着大明这座巨大的、已然千疮百孔却惯性强大的“风车”,他曾经的励精图治、中兴梦想,不也像堂吉诃德一样,显得那么苍白可笑,最终一败涂地。

    一种复杂的共鸣,在他心中激荡。他沉默了片刻,合上手稿,对紧张等待的胡安说道:“你这本,可以在我们报纸上连载。每期我给你十元。”他从抽屉里数出三十枚银元,推到胡安面前,“这是前三回的钱,算是定金。”

    胡安几乎要喜极而泣,连连鞠躬:“多谢朱主编!多谢朱主编!您真是我的恩人!”

    朱由检看着他感激涕零的样子,想了想道:“胡安先生,若贵国国王连俸禄都不愿支付,你这大使当着还有什么意味?不过是空耗岁月。不如早做打算,在京师寻个稳当的营生。”

    胡安闻言,脸上只剩下无奈的苦笑。他如何不想?

    只是自己的祖国西班牙,却已是江河日下,烽烟四起。回到那片混乱与绝望的故土?他不敢想象。留在东方,或许还能在这帝国都城的角落里,往日和大同社的交情,苟延残喘。他深深一揖,默默地退出了办公室。

    胡安离开后,办公室里恢复了短暂的宁静。朱由检收敛心神,开始翻阅桌上堆积的时政稿件。

    这些文章大多在讨论新大陆的治理、移民安置和后的贸易机遇,畅想着如何驱赶葡萄牙人,全占新大陆,字里行间透着王朝蒸蒸日上的朝气与霸气。

    朱由检看到这些稿件不由得苦笑,现在外面都说民朝再次复兴的汉族,现在是除汉唐之外的另一大盛世,甚至远超汉唐,从现在民朝的国土面积来说,这话还真不能算错。

    只是他从民间气氛感受到一丝好斗的躁动,民朝开国不到20年,其中一半的时间都在对外开战,屡战屡胜,让所有人都忘记了战争代价,如此好斗,犯了好战必亡的大忌。

    未过多久,敲门声再次响起。

    “进来。”

    门被推开,探进来一张圆润带笑的脸,来人正是朱由崧。

    “朱大主编,忙着呢?我给你带桩好生意来了!”朱由崧笑嘻嘻地走进来,毫不客气地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

    朱由检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现在这个时辰,不正是你该在紫禁城里当值的时候吗?怎地又溜出来了?”

    朱由崧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嗨!我那地方你还不知道,就忙秋收后的两个月,剩下的10个月那就是摸鱼打混,就现在这季节也没几个人愿意去紫禁城,请个假又不是什么大事。”

    说完,他从袖筒里抽出一份用上好宣纸誊写的文稿放在桌上道:“我找到一篇雄文想要刊登在你们报刊上。”

    朱由检冷哼一声:“你又从中吃了多少回扣?”

    这个朱由崧给他三分颜色,他就能开染坊,这几年他因为欠着外债,日子过得拮据,就想尽各种坑蒙拐骗的方式到弄钱。

    一年前他忽然非常频繁带着一些时政的文章,请他刊登。朱由检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这些文稿的质量不差,于是就收了这些文稿,还给了不少稿费。

    却没想到他两头通吃,这边要他的稿费,那边要作者的刊印费,简直无耻至极,气的朱由检压着他找到了作者把稿费还回去。

    朱由崧嘿嘿一笑道:“放心,放心经过你上次的教诲,稿费原封不动会给作者,我不会做这么没品的事。”

    朱由检怀疑道:“你会这么好心?”

    朱由崧内心暗道:我开了一个印书作坊,有必要让你知道。稿费才值几个钱?

    只要在报纸上火爆的文章,我就刊印出书,比你这个报馆赚的更多,那些老学究还要感激我帮他们出书,介绍更多人的给我。我做此事可谓是功德无量。

    朱由崧继续推广道:“这可是政务学院孙传庭孙夫子的文章,一顶一的雄文,保证有分量。”

    比起历史上那个仓促出师、战死沙场的悲剧结局,这个时空的孙传庭境遇要好上太多。他早年辞官归乡,还未等到被“崇祯”重新启用征剿流寇,北方就已变天。

    他在家乡隐居教书数载,待到江南平定,他就知道天下大势已定,便通过贺虎臣的关系,想要重新入仕途。

    但大同社的政策对这些前明官员都是有限制的,贺虎臣的关系显然不足以让他突破这层限制,被只能被举荐进入了大同社设立的政务学院担任教习,倒也发挥了余热。

    朱由检带着几分好奇翻开文稿,标题是《海权论》。文章旁征博引,从三宝太监下西洋谈到近岁与新西班牙的海战,雄辩地指出:民朝未来之利益,大半系于海外。认为当前仅靠北海、南洋两大舰队已不足以维护日益广阔的海外利益,主张至少应扩充至四支主力舰队,一支常驻新大陆,掌控太平洋,另一支则需驻扎在“狮子国”(斯里兰卡),扼守天竺海域咽喉。

    文章强调需控制海上关键节点,才能掌控全球,而最终的核心论点,则落在了修建两条运河之上——一条连通红海与地中海,另一条则在新大陆最狭窄处贯通东西两岸。

    他认为只要打通这两个节点再控制巨港,直布罗陀海峡,便可以控制全球的海洋。

    朱由检看到最后,眉头紧紧皱起:“哼,这些商贾之辈,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居然妄想干预军国大事!徐晨如此放纵他们,迟早养虎为患!”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篇《海权论》前面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