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上任,槐郡! (第2/3页)
都如此了,咱俩还是先合力将其安稳下来吧。”
肃然看着他放在自己肩上的手,而后一点点的将视线放在他的脸上,孙司徒道:“老朽老了,像殿下所说的,老了就该退了。”
“那老哥哥,弟比你年轻一些,就多扛一些,可否呢?”离国公放低姿态的询问道。
而孙司徒在面无表情的凝视半晌后,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那兄,定在身后全力支持于你。”
………
“你看到离国公看孙司徒的眼神了吗?那样的人,在今日太子的第一次朝会上都这样了。”
在晋王的马车上,魏翊渊十分难以置信的开口道。
“何止是他。”晋王也觉得太过于离谱了,“在槐郡有几万军跟在北凉有几万军,那可不能相提并论。在帝都的中心插了一根钉子,这太子是要做什么?他是圣人吗?”
“而且,还有粮。”魏翊渊提醒的说道,“是举天下之力屯田的粮食,用这些粮食,瞬间在司州拉出十万军队来,可是一点儿都不成问题的。”
有本女频里写到:
有兵无用,还得有权。
按照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句话是很离谱的。
但更离谱的是,这句话是对的。
在古代为了节制边将,都会进行分权,兵权,任免权,还有行政权很少情况会集中在一起。
集中了,那就叫节度使。
真要被卡住粮,哪怕十万大军,也会在顷刻之间哗变。
曹操杀王垕虽然是演义里剧情,但却是少数相当真实的一段了。
大军没有粮食哪怕是守城,都有大概率哗变,更别说野战了。
“他跟忤生关系这么好吗?”晋王相当不能理解,“他们是亲兄弟吗?”
“二哥,你跟太子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这样做,根本限制不了。”晋王始终无法接受,“就赌一个情感吗?”
“也是把忤生和宋时安架住。”魏翊渊道,“可功高盖主,到时候若真的成了这屯田改革…他们,能够全身而退吗?”
“但有太子支持,再加上军政合一,屯田想要做成,可能大大提升。甚至在一年之内便广出成果,也是有可能的。”晋王道。
“但……”
魏翊渊也卡住了。
这么说吧。
将宋时安和魏忤生放在一起屯田成功概率很大。
但屯田成功之后,他们必定功高盖主。
他们除非成功后便交出权力,不然绝对无法功成身退。
可真交了权力,宋时安就一定会被仇家所杀。
除非,太子在他们屯田成功后就下杀手。
可那个时候太子绝对杀不死他们。
悖论,全都是悖论!
根本想不通!
根本没道理!
“无解。”最终晋王得出了结论,“除非他们真的能和谐的玩共治那一套。”
“这个可以排除。”
然后直接就被魏翊渊给否定,接着面色凝重道:“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四哥有一个在他们屯田成功之后就杀死他们的绝计。”
………
太元殿之上,宋时安领下了圣旨和鱼符,即刻便准备亲赴槐郡上任。
太子走到殿下,双手抓着宋时安的手,十分沉重的说道:“时安,我能给你的百姓和军队都可以翻倍,但粮食只有原来那么多。”
屯田第一年肯定是亏本的,因为要承担屯田人员的基本生存。
之前所定的是那么多人,是因为国库能够给予的,刚好触碰到储粮红线的粮食是那么多。
并非是不想扩大规模。
而现在,直接将规模扩大了一倍也就意味着——
要消耗的口粮是原来的两倍。
可是,能够给的粮食又只有那么多……
“殿下,我会想办法的。”
宋时安明白,他能够带过去的只有一纸委任令。
“嗯。”太子十分无奈的说道,“实在不行,便先苦一苦百姓。”
宋时安点了下头,没有口头答应。
太子也明白他的意思。
他拒绝苦百姓。
随你吧,只要你能养活那么些人,粮食怎么来的,靠抢,靠骗,还是靠捐,随你的便。
先发展再治理。
“至于钱呢……”太子再次说道,“国库也拿不出来了。”
“时安明白。”
两万金搞死了姬渊的儿子,的确是大获全胜。
可这一刀,也杀在了国库的大动脉上。
“抱歉呐。”太子打趣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