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琵琶摄魂 (第1/3页)
离了昆明,赵清真一路南行。
越往南去,地势渐低,气候愈发湿热。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萝如巨蟒般缠绕其间,各种奇花异草竞相生长,散发出浓郁到近乎甜腻的香气,其中亦混杂着腐叶与湿泥的气息,形成一种独特而原始的雨林风貌。空气中水汽氤氲,即便白日也常常雾气昭昭,视线难以及远。虫鸣鸟叫、猿啼兽吼,各种声音交织成一片充满生机的喧嚣,却也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这里便是广义上的滇南,毗邻缅甸、老挝,民族杂处,风情与中原迥异。汉人的影响在此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世居民族的文化氛围。村寨多依山傍水而建,竹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时可见身着艳丽筒裙的傣家女子和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的猎户。
赵清真并未刻意显露行藏,依旧是一袭蓝色青布道袍,背负以粗布包裹的归尘剑,步履从容,气息内敛,如同一个寻常的游方道人。然而,他那份沉静出尘的气度,在这片充满野性与神秘的土地上,依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引来不少好奇或警惕的目光。
他此行目标明确,乃是灵异事件频发、尤以“琵琶鬼”、“飞头蛮”等巫蛊传说著称的车里宣慰司核心区域。那块自滇池鼍龙巢穴得来的黑色骨片,其上蕴含的微弱魔气,如同一个模糊的指向标,冥冥中牵引着他向这个方向而来。
这一日,行至一处位于山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僻静之地。天色渐晚,雨林中的夜色来得格外早,也格外深沉。浓雾开始从山谷间弥漫开来,带着刺骨的寒意与湿气。
正当赵清真打算寻一处干燥所在露宿时,前方雾气中,竟隐隐透出几点昏黄的灯光。走近些看,竟是一家孤悬于山路旁的客栈!
客栈不大,以竹木搭建,颇为陈旧,门口悬挂着一盏摇曳的灯笼,灯笼上写着一个模糊的“驿”字。在这荒山野岭出现一家客栈,本就透着蹊跷,更何况,赵清真神识扫过,发现这客栈周围的气息异常“干净”,不仅没有寻常山野精怪敢靠近,连蛇虫鼠蚁都似乎绝迹了,只有一种死寂般的沉闷。
他略一沉吟,还是迈步走了进去。既是探寻魔踪,便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客栈内陈设简陋,只有寥寥几张桌椅,柜台后坐着一个干瘦矮小、眼皮耷拉、仿佛永远睡不醒的老掌柜,正就着油灯打盹。角落里,坐着三个沉默的商旅打扮的汉子,低着头,默默地吃着桌上的简单饭菜,对赵清真的进来毫无反应。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类似檀香却又夹杂着一丝腥甜的气息。
“掌柜的,可还有空房?”赵清真开口,声音平和。
那老掌柜仿佛被惊醒,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看了赵清真一眼,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随即又恢复那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沙哑道:“有……楼上左转,最里面一间。”声音干涩,如同两块糙石摩擦。
赵清真点头,要了些简单的饭食清水,便依言上楼。楼梯吱呀作响,在寂静的客栈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选的房间在走廊尽头,推开木门,一股更浓郁的、那种腥甜的檀香气味扑面而来。房间内只有一床、一桌、一椅,陈设简单到近乎简陋。窗户被木板钉死,只有缝隙间透入些许微弱的光线和雾气。
赵清真并未在意,将行囊放下,归尘剑置于手边。他盘膝坐于床上,并未食用店家伙计送来的饭菜,只是以自身真元调和气血,神识却如同无形的网,悄然笼罩了整个客栈。
楼下那三个商旅,气息沉稳,却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僵硬,仿佛……并非活人?而那老掌柜,看似寻常,但其体内却隐隐流转着一股阴柔晦涩的力量,与中原武道、道法皆不相同,更近乎傣族“波章”或者缅甸“降头师”的路数。
“有意思……”赵清真心中冷笑,看来这确实是一家黑店,而且并非寻常谋财害命的黑店,似乎与某种邪术有关。
夜色渐深,窗外雾气更浓,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客栈内一片死寂,连虫鸣声都听不到。
子时刚过,异变陡生!
一阵若有若无、如泣如诉的琵琶声,毫无征兆地在这死寂的客栈中响了起来!
这琵琶声极其诡异,音调忽高忽低,时而尖锐刺耳,时而婉转低回,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魔力,直透人的心魄。声音并非来自楼下,也非来自隔壁,而是仿佛从四面八方、从墙壁、从地板、甚至从人的脑海中直接响起!
赵清真只觉心神微微一荡,那琵琶声如同无数细小的钩子,试图撬开他的灵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