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异端_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异端 (第2/3页)

在儒生心中,荀子不是儒家的继承者,而是儒家的反叛者。

    公孙弘公然表明了心迹,参政议政王大臣和中外两朝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并不觉得多么意外,毕竟,老丞相的为政风格早早地就显露了荀子再传弟子风范,另外,教授张汤、墨子墨这些徒弟,几乎是荀子的翻版。

    至于收下大将军大司马霍去病的兄弟,儒家门生的霍光为弟子,在很多王公大臣看来,更像是块“遮羞布”。

    现在,老丞相连遮羞都不遮了,直接在廷议上立起了荀子的招牌,一干儒官眼睛立刻就红了。

    如荀子、公孙弘之流,聪明才智完全可以领衔一代儒家,为什么、为什么就不愿意将儒家推至更高的层次,反而要将儒家一些关键思想给踩到脚下呢?

    灾异说的内容,不少儒者都知道其中充斥着大量不合理之处,就比如董仲舒从《春秋》中找到的灾异例子。

    鲁国火灾,在鲁定公时期,鲁国的“两观”失火,董仲舒认为,“两观”本是天子才能拥有,现在鲁国也有,无疑是僭越之物,两观发生火灾,就好像上天在警告鲁定公,鲁国之中有僭越之臣,是时候引起注意除去他们了,而鲁定公没有领会上天的意思,于是第二起、第三起火灾接连发生,起火的地点分别是鲁国的桓宫和釐宫。

    那时已经到了鲁哀公时期,可惜鲁哀公同样没有重视,又过了一年,毫社也发生了火灾。

    毫社是鲁地殷商遗民祭祀先祖之地,董仲舒认为鲁国是封给周公族人的,保留亡国的毫社不符合礼制,是以,四个火灾接连发生火灾属于同一类建筑,是“不当立者”,是上天在反复警告鲁君要除去国内的僭越之臣。

    问题接踵而至,鲁国的僭越之臣季孙氏掌权架空鲁君并非一天两天,上天为什么不早点发出警告?

    董仲舒当然会给这一明显漏洞打上补丁,解释为上天会选择最合适的时候给出警告,之前圣人未出,想要除去季孙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