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肃反 (第2/3页)
,超过了孝景帝,低于孝文帝,已二十年了,或许是继承到了曾祖母窦太皇太后的长寿,迟迟未感到终年之期,权欲之火,不降反升。
如果说前临江王,就是刘据的皇伯父刘荣,太子储君之位,是倒在了怨怒善妒的母亲、大汉神医栗姬和骄横跋扈的栗氏外戚身上,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其他儿女的死活,孝景帝才寻机废太子。
那本朝呢?
以忠孝仁爱示人的他,母仪天下的母亲卫子夫被父皇大骂这个太子储君子不类父,对骄横跋扈的卫氏外戚视而不见,专门对战功卓著、谨小慎微的舅舅卫青予以打压,并试图在择太子师的问题上,断绝太子宫和丞相府的联系,种种手段,完全是为了废太子而废太子。
逼不得已的他选择了反抗,因缘际会之下,父皇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刘据扪心自问,虽然对父皇多有训诫,但对父皇极尽宽容。
想去甘泉离宫就去甘泉离宫,想去南巡就去南巡,一应用度、玩乐,是能给则给,连父皇庇护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和势力,刘据都很少加以追究。
虽说有几分自夸的意味,可现在的大汉,文治武功胜父皇执政时期十倍不止,盛世之景,尽显无遗。
这是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父皇不可能做到的。
没错,刘据是否定了父皇不少政令、行为,但从未对父皇的功业予以否定,南越国、西南夷的收复,河西之战的大胜,父皇时期的各种准备和秣兵厉马,都如实记载着国史之中,今世、后世,都会给予公正评价。
显然,父皇不满意史书中对自己荒淫无道的描述,更不满意自己的武功盛德止步于此,追求更高更好的身前身后名,不甘成为两个盛世的“过渡”。
一如秦廷,秦昭襄王时期和秦始皇帝时期,甭管好与坏,永远会有人津津乐道,但是,秦昭襄王的孙子,秦始皇帝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鲜有人提。
偶尔被人提及,也常与时任权相吕不韦一同,不是文治武功,而是宫廷秘闻。
父皇,不想成为嬴异人那样的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