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平叛 (第2/3页)
贵族、官宦豪族霸占大量土地,豪强、地主也加强对土地的兼并。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
关中大豪,家家食客常有三四百人,其他产不计其数。
商人的势力,又大为抬头,长安和附近诸县的王君房、樊少翁、王孙大卿、樊嘉、挚网、如氏、苴氏,皆是资财数千万的大商人。
罗裒除了垄断巴蜀盐井之利以外,还往来长安、巴蜀之间,厚赂外戚王根、幸臣淳于长,依仗他们的势力,在各郡国大放高利贷,没有人敢于拖欠。这些大商人与地主、官僚结合在一起,吸尽了百姓的膏血。
官宦、豪族、巨商、大贾等等广第宅、治园池、衣锦绣,设钟鼓、备女乐,尽情挥霍。
甚至豢养的犬马,也因食粟过多,只得天天牵去蹓跶,免得过于肥胖。
随后,傰宗便问了麾下匪盗两个问题。
上山前,家中良田是怎么丢的?
下山后,开垦良田真的归己吗?
不等麾下匪盗回答,傰宗便再次讲述了大汉百姓的困境。
权贵豪富的享乐生活是建筑在残酷压榨普通百姓基础之上的,广大农民虽然终日含辛茹苦,仍然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
无数农民身受“七死”、“七亡”的威胁。
所谓“七亡”,“县官重责,更赋租税”、“贪吏并公,受取不已”、“豪强大姓,蚕食无厌”、“苛吏徭役,失农桑时”等。
所谓“七死”,“酷吏殴杀”、“治狱深刻”、“冤陷亡辜”等。
数以万计农民在“七亡”和“七死”的煎熬下,纷纷破产流亡,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民。
傰宗向所有匪盗述说,下山,就代表回归朝廷严酷律法,把身家性命交给残酷的执法官吏。
连上山下山两个问题都想不明白的匪盗,被首领描绘出的下山之后的景象恐吓,愤怒的破口大骂狗皇帝、狗官,该死的朝廷。
见到贼心可用,傰宗却道,只要不下山,这一切的问题都不会发生,所有大汉律法也加不到他们身上,那些能灭门、能破家的郡守、县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