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执鞭_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执鞭 (第2/3页)

、“华夷之辨”、“通三统”、“张三世”,是公羊要义。

    鲜有人知,公羊学中,改制和革、命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政治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如果统治者不能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制,那么万民就有权起来推翻旧的朝廷并建立新的朝廷。

    一直以来,他都在完整践行着公羊义理。

    扪心自问,俯仰天地,无愧于心。

    而这义理,显然不是陛下能接受的。

    初为大汉丞相时,大汉天子已然在位,他没得选,而且,他老了,没有改变天地的心力和气力。

    苍天眷顾,把太子送来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少年的锐意进取,少年的开阔胸襟……等等,深深地影响力垂垂暮已的他,所以,他愿意放手一搏。

    结果,是好的。

    过程,他跟随着太子,解决了学问的异端,解决了腐朽的本学,甚至解决了公羊学中不够激进的人事。

    他跟随着太子,解决了国库的空虚,解决了盛世的虚假,解决了天下的盗情……清明政治、开疆拓土、造福百姓……如果说周公旦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七年人臣,不世之功,而他、公孙弘,连七年都未用,就有了当今的大汉盛世。

    更关键的是,西周武王薨逝,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掀起三监之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平定叛乱,与此时此刻,何等的相像?

    坏了,朕成管叔、蔡叔、霍叔了?

    刘彻牙都快咬碎了,含恨道:“变革者,不会有好下场的!”

    从古至今,就没见变革者有好下场的,李悝、公孙鞅、吴起,等等,不论是当时君主有多么支持,主持变革的臣子,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公孙弘凭什么会认为太子不会在即位后卸磨杀驴?

    离间之计。

    公孙弘淡淡一笑,“粉身碎骨,无以报上君之德。”

    诛心之言。

    近处的墨子墨、司马安不由得以余光望向了陛下,龙颜正在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