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彻底放开海禁?_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

    第381章 彻底放开海禁? (第1/3页)

    朱由校的目光越过一众勋贵,落在了文官队列中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毕爱卿,你是户部尚书,执掌天下钱粮户籍,就由你来说说我大明的海禁政策吧!”

    海禁政策?陛下想干什么?还来?刚刚经历了“合股远征”的冲击,现在又提起这个敏感话题,许多文官心里咯噔一下,隐隐感到不安。

    毕自严心头一凛,但也不敢怠慢,出列躬身,清晰陈述道:

    “回陛下,我朝海疆政策,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为防范沿海残元势力与张士诚、方国珍旧部勾结,滋扰地方,兼有倭寇不时侵扰,故而定制‘片板不许下海’,严格实行海禁政策,除官方朝贡体系外,严禁民间私通海外。”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策沿袭百余年,然民间趋利,私贩不绝。至嘉靖年间,因海禁极严,沿海商民无以谋生,遂铤而走险,巨寇如王直、徐海等勾连倭夷,酿成嘉靖大倭乱,荼毒东南数省,军民死伤惨重,朝廷耗费军饷数百万两,历时十余年才堪堪平定。。

    故此,至隆庆先帝时,为弥补国库空虚,缓解沿海矛盾,遂开海禁,指定福建漳州月港为唯一民间贸易口岸,允许民间商船申领‘引票’出海,仅通东西二洋,不往倭国每船按货值征税,此举每年可为朝廷增收数万两白银,走私之风也大为收敛。”

    朱由校静静听完,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他目光扫过群臣,问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所以,依毕爱卿所言,实行海禁,初衷是为了防范海盗、倭寇,保境安民,对吗?”

    “是,陛下!”

    “那朕想问,这海盗、倭寇,防住了吗?为何嘉靖年间,反而愈演愈烈,直至酿成席卷东南的大患?”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防住了吗?那肯定是没防住啊!要是防住了哪来的嘉靖朝十余年的倭乱,又哪来如今的海寇占据大员。

    众臣不语,只是一味的沉默。

    这沉默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复杂现实,许多大臣心里都清楚,海禁政策能延续两百多年,究其原因远比单纯的防范倭寇要复杂的多。

    一方面,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章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