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收拢(二合一) (第1/3页)
很快秦子文弄清楚了定居名额的用途。
可以将诸如刘三、陈皮这种临时工转正,就和酒肆的四个工作岗位一样,只要他们愿意永远留下,就能跟随家园。
不用担心关键时刻临阵脱逃。
这四个名额,他打算留给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或者技术人才。
私下询问一圈,才发现并非所有人都愿永远留下,制盐几人里只有大壮和刘三有此意愿。
刘三悄悄告诉他:“大人,其他人不肯长留,大概还盼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好返回故乡。他们中有的是为了逃避徭役赋税才离家的,要是遇上新帝大赦,就有机会回去了。”
“原来如此,那你和大壮不等大赦?”
刘三拍着瘦薄的胸脯,一脸忠心:“大人待草民恩重如山,草民只愿追随大人!”
“说人话。”
刘三嘿嘿一笑,“小老儿年龄大了,等大赦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就算等到,这一路回去风餐露宿,搞不好还遇上强盗劫道,怕是没到家,这把老骨头就交待在半路了。
在大人您这儿有吃有喝,还不用担心被官府抓去徭役,能留下我是求之不得。
大壮那傻小子,他家里人都饿死了,老家也没田,自然也不愿回去。”
虽然刘三年龄大了,但秦子文还是愿意给他留个位置。
一来他也算一个盐井上的熟练工,二来这老头说话好听,为人机灵,一些小事交给他也能处理得妥当,在人均文盲的古代,用着挺顺手。
接着是两名猎户和老皮匠,秦子文一问,三人都有些犹豫。
“无妨,你们再多考虑些时日。”秦子文并未强求。
刘三看在眼里,凑过来低声问:“大人是想让他们留下吗?”
秦子文嗯了一声,“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这些人愿意在家园临时落脚,但要他们彻底扎根,看来并不容易。
毕竟永远离开故土,对许多古人来说,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
刘三眼珠子一转,低声道:“小人愿帮大人去说道说道。”
“你去吧。”
秦子文离开后,刘三溜达到陈皮旁边。
陈皮正坐在小凳上,拿着刮刀一点点清理皮子内里的筋膜与残留血肉。看上去动作认真,却不知想到什么走了神,险些刮到手。
刘三搬了个凳子坐下:“陈师傅,当心手啊。”
陈皮看向刘三,愣了一下,点头道:“刘师傅。”
刘三问道:“陈师傅家是哪里人啊?”
“青州平原郡。”
“嚯,那挺近,俺是北海郡的。”刘三改用家乡话与陈皮聊了起来。
听到熟悉的乡音,陈皮眉眼渐渐舒展。
闲聊一番,拉近关系后,刘三叹道:“哎,我家里没人了,不像你,还有牵挂。”
陈皮闻言神色一黯,对刘三生出几分同病相怜,“我和你情况差不多,老大早夭,老二被抓去服役,听他同行的人说落水死了,老三嫁出去没几年病死,县城被反贼攻破,我跟着逃难的队伍走散,在山上看见粥棚,没想到最后来了这儿。”
刘三一拍大腿,“嗨,那你还不如跟我一起留下呢。”
见陈皮犹豫,刘三继续劝:“还纠结啥?大人心多善啊!能吃饱,能喝足,往后还有新人来,给你说个婆娘,生几个娃娃。”
陈皮嘴角一抽,“我都四十八了,别瞎说,有心也无力。况且就算生了,我还能活几年?”
刘三怂恿:“四十八怎么了,你不想生,可以找几个听话的孩子过继啊!让他们跟你姓,认你当爹,你养他小,他养你老。”
陈皮有些意动,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给你许了什么好处?”
刘三哈哈一笑,“我只是觉得这儿好,想多找几个伴,你不觉得这里就像传说中的桃花源吗?况且你都这么岁数了,等回去得什么时候,回去后等你走了,有人给你上坟吗?既然家里没人,还不如留在这里。”
陈皮犹豫,“可我刚才拒绝了大人,大人不会生气吧。”
“我去跟大人说,只要你给我个准信。”刘三拍着胸脯。
“那有劳了。”
随后刘三又去找另外两名猎户,他们工作一晚上,在野外找了七八根合适做弓的树枝,还找了三根适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