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成绩出炉,商定排名 (第2/3页)
若只重文采风流。
忽视经世致用和对社稷民生的关怀。
那选拔出的不过是精致的风流文人。
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解公所虑深远。”
陆渊叹了口气,眉眼间有些讪讪之色。
任何人都可以抨击这个体制,但唯独连中五元被点为榜眼的他不能说。
因为他就是这个体制的最大既得利益者。
如果不是连中五元加殿试榜眼的名头。
他又如何能在三十五岁的年龄就当上江南道按察司佥事。
解熹看了一眼坐立难安的陆渊,爽朗地笑了:
“哈哈哈,云生,我不是说你,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绝非此类人。”
陆渊的脸色这才稍微正常了一些。
解熹收敛情绪,继续判卷。
他终究是主考官需要秉持公正。
不能因个人好恶苛责这些按题作诗的学子。
他重新拿起朱笔一份份翻阅那些诗词卷。
严格按照文采、意境、格律、扣题一项项考量。
“罢了。”
解熹最终摇摇头。
“虽有取巧之嫌,但写得不差,标准在此,老夫也不能刻意打压。”
他提起笔在那些诗词卷的卷首。
依照其本身的水准均批下“上优”。
批阅之中。
一份熟悉的字迹再次映入眼帘。
清峻飘逸,如云似烟。
解熹精神一振。
仔细看去,正是顾铭的那首《青玉案》。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熹默默诵读,微微颔首。
“不错,不错。”
他又看了一遍,才提笔在卷首批下“上优”。
虽然欣赏,但在解熹心中。
分量远不及那篇“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的策论和“兴亡百姓苦”的赋文。
他将顾铭的诗词卷递给陆渊。
“云生,你看,这甲十七号学子五份试卷里,目前已经两份上上优,一份上优了。”
他指着卷面。
“策论上上优,赋文上上优,诗词上优。”
解熹捋了捋胡须,眼中满是欣赏。
“如此成绩,若小三门不出大纰漏,老夫估计……”
“今年这院试的案首,多半就是他了。”
陆渊接过卷子。
仔细看了那首《青玉案》,点头赞叹。
“确是上佳之作。”
他放下卷子。
目光却落在另一份诗词卷上。
那份卷子的字迹清丽娟秀。
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灵气。
陆渊将其抽出指着卷首的评定。
“解公且看这份。”
“这乙九号学子,五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