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加入专案组(四千八百字)_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82章 加入专案组(四千八百字) (第2/3页)

而去。

    抵达青山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邓磊早已接到通知,在办公室等候。

    见到章恒,他立刻起身,脸上挤出热情却难掩疲惫的笑容,大步迎了上来,一双手紧紧握住了章恒的手,用力晃了晃。

    “章恒同志!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今天总算见到你本人了,真是……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还要精神!”邓磊的话语带着官场上常见的客套,但眼神深处那份急于寻求突破的焦灼,却是实实在在的。

    “邓队,您太客气了。”章恒不动声色地回应,他能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和微微的潮湿,那是压力之下不自觉的生理反应。

    两人握手,简单寒暄几句,便在会客区的沙发上落座。

    茶水刚沏上,袅袅热气还未散开,话题便不可避免地、迅速地切入正题——那起令人头疼的青山湖白骨案。

    邓磊主动且详细地向章恒介绍了案件的全部情况,从发现过程、法医检验结果、物证状态,到目前投入的警力、摸排走访的范围以及陷入的困境。

    他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显然对案子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

    介绍完毕,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却没有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愁容愈发明显,身上那股无形的、仿佛源自骨髓的疲惫与压力,又开始丝丝缕缕地弥漫开来。

    “章恒同志,不瞒你说,这起案子……目前非常棘手。”

    他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沙发扶手,“我们几乎把能派的人都撒下去了,以发现地为中心,辐射了周边好几个乡镇,重点排查近十年内的失踪人口,连续奋战了好几天,可……有用的线索,一条也没有摸到,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啊!”

    章恒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偶尔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在认真跟随他的思路。

    直到邓磊说完,他才沉吟着开口,声音平稳而冷静:“邓队,当务之急,也是破案的第一关键,必须要确认死者的身份。只要能搞清楚‘他是谁’,弄清楚他的社会关系、人际恩怨,这个案子,基本上就相当于破了一大半。”

    “对!太对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邓磊仿佛找到了知音,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语气带着遇到同道中人的激动,“法医推断死亡时间在1到10年之间,这个范围太宽泛了。我们目前主要精力就放在排查这个时间段的失踪人员上,尤其是符合死者年龄、体貌特征的。”

    道理谁都懂,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死者被杀害后沉尸湖底,多年无人发现,其家人很可能在失踪初期就报过案,理论上应该留有记录。

    两人就着清茶,针对已知线索和排查方向,又进行了一番初步的分析和交流。办公室内的气氛,因为专业层面的探讨,暂时驱散了一些之前的客套与沉闷。

    “咚、咚、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声音不轻不重,带着一丝克制下的急促。

    “请进。”邓磊扬声道。

    门被推开,重案中队中队长孙全快步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混合着疲惫与希望的振奋,目光先是在邓磊脸上停留了一下,随即有些好奇地落在了陌生的章恒身上。

    “邓队,我们派下去的侦查员刚反馈回来一条重要信息!”孙全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提高,“又摸排到一个高度吻合的失踪人口!”

    “哦?!快,详细说说情况!”邓磊“唰”地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语气急切,眼中瞬间燃起了光亮。

    孙全的目光再次瞟向章恒,带着询问的意味。

    邓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光顾着高兴,忘了介绍,连忙拍了拍额头:“你看我,一着急就忘了。这位是章恒同志,市局刚指派到我们专案组的副组长!章恒,这位是我们重案中队的孙全,孙队长。”

    原来他就是章恒!果然好年轻! 孙全心中闪过这个念头,但脸上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向前紧走两步,主动伸出右手:“章组长,您好!久仰您的大名,我是孙全!”

    “孙队,你好。”章恒起身,与孙全用力握了握手,触手感觉对方掌心有不少老茧,是个实干的人,“不必客气,直接说情况吧。”

    “好!”孙全不再耽搁,语速加快汇报道,“我们的人在青山湖西边的柳林镇摸排时,发现了一名失踪人员记录。男性,失踪时正好45岁,与法医推断的年龄完全一致!已经失踪8年多,家属当年报过案,但一直没找到人……”

    他简明扼要地将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包括失踪者的姓名、家庭情况、失踪前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