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问题出在哪里呢?(4700字)_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

    第111章 问题出在哪里呢?(4700字) (第2/3页)

NA的比对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回避,“是的,我们之前采集并送检的416份顾姓男性样本,全部比对失败!”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残酷的事实再次冲击每个人的神经,然后话锋陡然一转,音量提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走进了死胡同!更不意味着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力气!”他拿起粉笔,转身在旁边的白板上用力写下了“35”这个数字。

    “根据我们前期最详尽的摸排,案发地五公里范围内,户籍登记的顾姓成年男性,总人数是451人!我们现在完成了416人的比对,还剩下35人!”

    他用粉笔重重地敲了敲这个数字,“这35人,因为各种原因——在外地务工、经商、求学、探亲或是短期旅游——没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样本采集!”

    “所以,我们远没到放弃的时候!”章恒的眼神锐利起来,“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非常明确:分组行动,奔赴全国各地,找到这35个人,一个不漏地把他们的DNA生物样本采集回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对!”

    “现在,我进行工作安排!”章雷厉风行,根据前期掌握的人员流动信息,开始快速分组,指定负责人,明确目的地和任务时限。

    “第一组,由老刘带队,目标江浙地区,名单上这5个人……第二组,老张负责,前往粤省……第三组……信息协调组留守,负责与各地警方沟通支援,确保采样合法合规,流程顺畅……”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会议的效率极高,不到半小时,任务分配完毕,各组领命,立刻开始分头行动,联系车票、制定具体行程、准备法律文书。

    会议室里重新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和紧张的讨论声,虽然压力巨大,但那种死气沉沉的绝望感,暂时被一种目标明确的任务感所取代。

    会议结束后,章恒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重重地坐在了办公椅上。

    高强度的工作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感到一丝疲惫,他伸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然后拿起桌上的茶杯,走到饮水机旁,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

    滚烫的茶水泛着苦涩的香气,他吹开浮叶,小口地啜饮着,借此平复心绪,也让高速运转的大脑稍微降温。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推演。

    凶手,真的会在这剩下的35人之中吗?

    直觉,那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再次在他心底响起微弱却执拗的声音:可能性不大。

    但这35人,就像是棋盘上最后几个未被清理的格子,存在着理论上的“万一”。

    为了程序的严密,为了排除所有可能,这35人必须查,而且要查得清清楚楚,一个都不能少。

    可是,如果……如果这35人里也没有凶手呢?

    章恒强迫自己思考这个最坏的结果,到时候,线索似乎就完全断了。

    难道凶手能飞天遁地不成?难道自己的“本地人作案”、“五公里范围”、“顾姓家族关联”这一系列核心判断,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不!他迅速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省厅那份权威的DNA家族关联分析,一定有什么地方被忽略了,有什么盲区隐藏在了看似严密的调查网络之下。

    一杯热茶喝完,他的思维也渐渐清晰起来,几种之前被忽略的可能性,如同沉在水底的石头,被他一一打捞上来:

    改姓! 这是最大的可能性。

    比如,顾姓男子入赘女方,子女随母姓,或者本人干脆改随妻姓;或者因为家族内部过继、收养等原因,从小就跟了别姓;甚至可能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如躲避仇家、个人意愿等)主动更改了姓氏。

    还有就是非婚生子女/私生子, 这类人员可能户籍登记不规范,或者根本未登记在顾姓之下,但其生物学父亲属于顾姓家族。

    户籍登记错误或遗漏, 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不能完全排除早期户籍管理不严格,造成的漏登、错登。

    双管齐下!

    章恒瞬间做出了决定。

    一方面,对那35名在外人员的追踪采样必须严格执行,这是程序正义和排除法的要求。

    另一方面,必须立刻启动对以上几种可能性的平行调查!尤其是“改姓”这一块,工作量巨大,但很可能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他看了看时间,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与其坐在办公室里干等外地组的消息,不如立刻行动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ー页 目录 下ー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