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峰回路转,发现重大线索(5000字) (第1/3页)
刘村长兴致勃勃地带着三人在新丰村里穿行,充当起临时向导。
他指着新修的水泥路、路边统一安装的路灯,以及几栋明显新建不久的二层小楼,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
“章组长,你们看,我们村这几年变化还是不小的,这条路前年硬化的,路灯是去年装的,这几家都是这两年新盖的房子,年轻人外出打工赚了钱,都愿意回来改善居住条件……”
章恒大部分时间都在认真地听着,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村庄的布局、房屋的构造、甚至墙角巷尾的细节。
他脸上带着温和而专注的神情,偶尔才会插上一两句话,比如“村里常住人口现在大概多少?”、“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多吗?”之类的问题,既像是在闲聊,又隐隐契合着侦查的需要。
邓飞亮和周康跟在后面,也努力地观察着,但相比章恒那种仿佛能穿透表象的目光,他们更多是在感受村子的整体氛围。
不知不觉间,四人走到了一处地势略高的缓坡。
这里相对独立,散落着二三十栋新旧不一的房屋,多数是有些年头的红砖瓦房,显得有些静谧,与村中心那片集中新建的楼房区域形成了对比。
章恒停下脚步,目光扫过这片坡地,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刘村长,这片坡地上住的,是姓刘还是姓李呢?”
刘村长介绍道:“章组长,你说这个地方啊,这里比较特殊,这二三十户人家,全部姓顾,我们村顾姓的人家基本都集中住在这里,老一辈都管这儿叫顾家坡。”
顾家坡!
听到这个名字,章恒心中微微一动,仿佛某种无形的丝线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他再次停住脚步,不再前行,而是站在原地,目光变得更加深沉和专注,缓缓地从眼前这些错落有致的房屋前扫过。
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的感觉,如同水底的暗流,开始在他心底深处涌动、升腾。
这片相对封闭、聚居着全部顾姓人家的坡地,似乎散发着某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他的目光很快锁定在前方不远处的一户人家门前。
一位看上去约有七十多岁、头发花白却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的大爷,正小心翼翼地从屋檐下悬挂的竹竿上,收取晾晒得焦黄干燥的烟叶,看那架势,是准备拿回屋里去切烟丝。
在农村,很多老人还保留着自己种烟叶、自己切丝、用旧报纸或烟纸卷“旱烟”抽的习惯,这种土烟味道极冲,后劲猛烈,远非市面上的卷烟可比。
章恒心中一动,迈步走了过去。他脸上换上了一种亲切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语气自然地搭话道:“大爷,忙着呢?您这烟叶成色真不错,黄灿灿的,是自己家地里种的吗?”
一边说着,他一边动作娴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软中华,抽出一支,双手递了过去。
章恒自己平时并不抽烟,但干刑警这一行,口袋里常备一包好烟,往往是在走访调查时拉近距离、打开局面的“敲门砖”。
那大爷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章恒,又瞥了一眼他手中的香烟,显然是识货的。他脸上露出笑容,接过那支中华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说道:
“你这烟不错,是好烟,中华呢!就是……嘿嘿,对我们这些抽惯了旱烟的老家伙来说,味道淡了点,不够劲儿!”
章恒笑了笑,顺势拿出打火机给大爷点上,然后引入正题,语气依旧平和:“大爷,向您打听个事儿,您是老住户了,对顾家坡的情况肯定熟,我想问问,咱们顾家坡这几十年来,有没有哪户人家……有改姓的情况?比如说,男娃过继给外姓人家改了姓的,或者因为上门女婿什么的,孩子随了母姓的?”
大爷美美地抽了一口中华烟,白色的烟雾在清冷的空气中袅袅散开。
他眯着眼睛,似乎在记忆的长河中搜索着。稍微想了想之后,他点了点头,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回答道:“嘿,你要问这种事情,那还真是问对人了!我在这坡上住了一辈子,谁家的事儿不知道?还真有这么一档子事!”
顿时,章恒的眼睛微微一亮!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似乎漏跳了半拍。直觉如同被投入了火星的干柴,瞬间燃烧起来,告诉他——有戏!眼前这条线索,极有可能与那起沉埋六年的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站在他侧后方的邓飞亮和周康两人,也瞬间捕捉到了这关键的信息,两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振奋和期待,同时不易察觉地轻轻点了点头。
章恒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语气保持平稳,继续引导道:“大爷,太好了!您能跟我们详细说一说,具体是怎么一个情况吗?是哪一家?”
大爷用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