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个鞋印,一根头发 (第3/3页)
70公斤上下,体型应该比较壮实,力量感很足。”
“再看他的步态,步伐稳健,重心转移利落,没有拖沓感,而且从鞋底特定区域的磨损模式来看,年龄大概率在30岁到35岁之间,正处于体力、胆量和作案冲动都比较强的阶段。”
“另外,您看这里。”章恒用手电光指向脚印前缘一个不太明显的、类似小缺口的地方,“这个独特的磨损特征,如果能找到对应的鞋子,将会是锁定嫌疑人的铁证!”
听着章恒条理清晰、依据充分的推断,胡志华眼中满是惊叹和佩服,忍不住重重地点了点头。“太好了!太好了!章恒,你这双眼睛,真是比咱们局里那些进口设备还厉害!省厅的顶尖痕迹专家,恐怕也就这个水平了!”
站在稍远处的邓飞亮和周康,更是听得目瞪口呆,看向章恒的背影充满了近乎崇拜的光芒。
两人悄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震撼与自豪。“恒哥这也太神了!”周康用极低的声音感叹道。
邓飞亮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联想到章恒办公室里那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和平时近乎痴迷的研究状态,又觉得这一切的成就,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可谓实至名归。
完成了对关键脚印的实地印证后,章恒并没有丝毫松懈,更没有急着离开。
“既然来了,就再彻底地过一遍。”他对胡志华说道,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直觉告诉他,那个看似谨慎、清理过现场的凶手,在与受害者搏斗和翻找财物的过程中,不可能真正做到天衣无缝,一定还有什么被忽略的蛛丝马迹,隐藏在这个混乱空间的某个角落里。
他重新戴上白色乳胶手套,拿起手电筒,调整到最合适的光束角度,开始对现场进行新一轮、更为细致入微的勘察。
他的动作缓慢而坚定,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扫过地面的每一寸砖缝,柜台的每一个角落,货架的每一层隔板……他几乎是以一种考古学家发掘文物的虔诚与耐心,在这片被罪恶玷污的土地上,搜寻着能指向真相的微小证据。
邓飞亮和周康在现场陪同了一会儿,见章恒和胡局都完全沉浸在这种专注的勘查状态中,他们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帮不上核心忙,为了避免干扰,便悄然退到了屋外,靠在越野车旁,点燃了香烟,一边低声交流着对案情的看法,一边等待着里面的消息。
胡志华也同样没有闲着,他也在另一边仔细地查看着,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希望能有所发现,但收获甚微。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搜寻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只有远处村庄零星的灯火和现场架设的临时照明灯,提供着有限的光亮。
突然,胡志华注意到,一直在缓慢移动的章恒,在靠近那个老式木质收银台旁边的角落停了下来,身体保持着弯腰的姿势,动作完全凝固了。
他的手电光束,聚焦在柜台底部与墙角形成的那个极其隐蔽的夹角处,那里有一些散落的灰尘和杂物。
胡志华的心猛地一跳,立刻轻手轻脚地靠拢过去,连呼吸都屏住了。
只见章恒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手电的角度,让光线几乎平行于地面照射过去。
在光束的特定角度下,一点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周围灰尘的异样反光,映入了他锐利的眼帘。
他放下手电,从随身携带的勘查包里,取出一把尖头镊子和一个全新的透明物证袋。
他的动作轻柔得如同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镊子的尖端在灰尘中极其精准地一夹,然后缓缓提起——
那是一根短发!
长度大约只有两到三厘米,呈现出粗硬、健康的黑色。
它巧妙地躲藏在柜台底部边缘的阴影里,与深色的木质地板和灰尘几乎融为一体,若非章恒那异于常人的观察力和那份不找到线索誓不罢休的执着,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章恒小心翼翼地将这根至关重要的头发丝放入物证袋中,封好口,然后对着光线仔细查看。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天以来最为明朗、也最为锐利的笑容。
“胡局。”他转过身,将物证袋递到胡志华面前,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确定,“我想,这应该是凶手掉落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xinbqg.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